祭祀禁忌(2)
陽州
七七之祭典,也有許多講究。河南、山東、浙江等地都忌諱"四七"到墳上去祭祀,大約是忌諱"四七"與"死七"相諧音的緣故。河南等地還有祭七避子嗣的風(fēng)俗。如果死者有子一人,則一七不祭;有子二人,則二七不祭;有子三人則三七不祭,直至五七為滿。否則對子孫不利。山東一帶還有"犯七"之說。是講逢七祭之日。正好趕上農(nóng)歷的初七、十七、廿七等明七,或撞上農(nóng)歷十四、二十一、二十八等暗七的日子。俗以為這是不吉利的,必須在祭祀時,往墳上插一白旗,以驅(qū)趕邪惡,避開諱忌。清明是很重要的祭典日,這一天不管如何忙,都必須上祖墳祭祀??傊漓氡仨毥?jīng)常保持和遵守時日,否則就不能達(dá)到祭祀的目的,而且還會受到宗法觀念懲罰。
祭儀禁忌上墳燒紙時,不能用棍棒挑動冥鈔,恐將冥鈔挑碎,祖靈不好使用,如果有的冥鈔燒去一半,剩下一半未燃盡,也忌諱重新丟進(jìn)火里去燒。俗以為,這留下的一半會變成錢財,是給活人用的,意思是襯衣上想著子孫們。又說這一半叫"子孫板",只能留下,不能再燒掉,否則,子孫要絕。上墳燒紙,要專心專意,不能捎帶辦其它事情。否則冥紙到達(dá)不了祖靈手里。對新葬者第一閃上墳祭祀,必須圍著墳?zāi)棺呷?,回家時必須從其它道路返回家中,禁忌走來時的路。據(jù)說是為了防止死者的亡靈走出墳?zāi)?,跟隨孝子們一同返家。人們敬祖的心愿完全是仿照著敬人的形式不表達(dá) 的,如果某種行為對活人是不尊敬的,那么在祭祀儀式的過程中,就不能把這種行為施用于死者。
特別是老年死者,更要畢恭畢敬。如切忌以手指劃著靈牌或遺像,好像是指著祖靈的鼻尖數(shù)落似的,有輕蔑之意,將對鬼魂構(gòu)成不敬之罪。在祖靈面前禁忌大聲喧嘩,發(fā)出笑聲和放屁,要叩頭致敬,焚香燃燭,表示默哀。
祭品禁忌祭祀的禮品,如果是女兒抬送來的要全部收留,禁忌退回其中的一部分,喪葬祭祀時,如果碰到了佛僧,道士,尼姑之類的人,必須將祭品的一部分與之飲食。俗以為這樣做可以減輕死者的罪孽,使之升入天堂。否則,對亡靈不利,或?qū)⑹怪氲鬲z。一般來說,凡是人們自己食用的肉類、谷類、水果、酒 等,都可獻(xiàn)祭給祖靈,而那些人們自己不食用的,也多數(shù)是禁忌獻(xiàn)祭神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