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新沂民俗
莊雅子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當然新沂也不會例外。
新沂民俗 過春節(jié)
在馬陵山一帶,春節(jié),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jié)日。春節(jié)的時間,大約在一個半月左右。從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春節(jié)就可以說正式開始了。過罷“小年”,接著就抓緊備辦年貨過“大年”。從大年三十合家吃團圓飯,守夜,包餃子,初一早上煮餃子,先敬天地,再敬祖宗。敬天地時,大人還教孩子唱《小扁什》的兒歌:“小扁什,彎又彎,彎在鍋里煮三圈。金勺盛,銀碗端,端到外,敬老天。老天一見心歡喜,一年四季保平安?!北馐簿褪秋溩印3粤孙溩泳桶菽?,大人要給孩子壓歲錢。從初二到正月十五,家家串親戚訪友請客,觀花燈,放焰火,看鄉(xiāng)會,一直鬧到二月初二龍?zhí)ь^吃龍須面,這春節(jié)才漸漸接近尾聲,因為勤勞的農(nóng)民要開始收拾農(nóng)具,剝花生種,做春耕之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了。
過春節(jié)的習俗,神州各處有許多相同之處。而地處鐘吾古國的新沂大地,過春節(jié)的風俗習慣有著自己的諸多特色。
新沂民俗 祭灶
臘月二十四過小年,有一個節(jié)目是祭灶神。一年到頭,灶神天天挨煙熏火烤,油浸湯漬,吃了無盡苦頭。百姓千家的主婦,每到此時,自然要想到這位管吃管喝的灶老爺,對灶老爺灶老娘祭禱一番。有勢有錢的官宦財主人家祭灶,熱鬧隆重得多;而大多數(shù)貧苦農(nóng)家,不僅祭灶的程序比較簡單,甚至有時連香燭紙馬和供品都一概免了,有的人家簡單到磕了頭之后念幾句歌謠作罷?!缎乱拭耖g文學集成》中就收集了這樣一首《窮人祭灶歌》:
灶老爺,灶老娘,今晚祭灶沒有糖。
小孩他爹不在家,咱磕個響頭免了罷!
從歌謠中可知,這家人的家主或外出掙錢,或出門躲債,祭灶歌流露的都是人生的酸辛與悲戚。下面這首流傳得更為廣泛的《祭灶歌》則表達了人們對灶神的祈敬與期盼:
年年都有二十四,月月都有二十三,俺送灶老爺去上天。散言碎語少說,五谷雜糧多帶。回來時,馬尾巴上捎兩個小孩來!
新沂民俗 掃屋
春節(jié)期間的另一個節(jié)目是掃屋。一年到頭辛苦勞作的農(nóng)人,除夕到來之前,備辦年貨再忙再累,也要抽空進行一次大掃除。庭院掃罷之后,就是收拾清掃房屋了。一般的順序是,先掃過道房、廚房、廂房,主屋是最后才掃,而且是在一家人吃罷年夜飯之后,孩子們疲累困極都去睡了,老人也躺下休息了,當家的男子漢陪老人守夜啦呱兒了,這才由家庭主婦開始打掃。打掃完畢,便將扁擔或木杠橫放在主屋廂房和大門前。過了這夜便是大年初一,前來拜年的大人孩子們,從扁擔或木杠上跨進跨出,但絕不允許把扁擔木杠撿起來。這是什么緣故呢?難道所有的家人和拜年者都在這新年頭一天學慵懶了,不愿以舉手之勞將攔路絆腳的扁擔和木杠撿起靠在一邊么?
原來,這橫放的扁擔和木杠是用來攔擋“元寶”的!文革期間批“四舊”,批什么封資修思想行為,認為這古老的民俗是封建迷信活動。其實,這是勤勞純樸而又善良的農(nóng)民一種良好愿望的表現(xiàn)。農(nóng)民過年,一般買不起印有招財進寶字樣和吉祥圖案的高檔年畫,他們大多是在祭灶時花一兩文錢買(大人說是“請”)一張印有二十四節(jié)氣時令的灶神像,除夕再貼上幾幅春聯(lián)和門吊子,這種用扁擔和木杠攔財擋寶希望財寶不外流損失的簡單做法,乃是一種古老純樸的民俗。這橫在門前的扁擔或木杠,有時要放到初三以后,有的人家索性放到初五。初一到初五期間,房間內(nèi)果皮果殼也罷,碎紙零布也罷,不許隨意掃出扔棄。直到初六,才開始打掃房間。農(nóng)人便以為那幾天幾道門前的扁擔木杠已經(jīng)把財寶攔在家里,以后篤定要發(fā)大財?shù)牧耍?/p>
新沂民俗 拾金子
新沂一帶的農(nóng)民,自古就有大年初一早上起來“拾金子”的風俗習慣。勤勞節(jié)儉的莊戶人,不僅白天下地上街背個糞簍糞箕子撿糞,還天天早起在村莊周圍、扒河工地旁的溝坎里撿野糞,就連大年初一早上也不會忘記,而且把大年初一撿糞叫做“拾金子”。
以前,馬陵山周圍幾十里方圓內(nèi)。都是一些很小的自然村莊。莊上除少數(shù)地主富農(nóng)之外,絕大多數(shù)是土地極少的貧苦農(nóng)民,和長期靠租種地主富農(nóng)土地的佃農(nóng),所以,新沂一帶,光佃戶莊佃戶村的便有好多個。農(nóng)民種田,不像現(xiàn)在有化肥復合肥復混肥,以及從城市糞場購買垃圾肥與人糞尿。農(nóng)民種田養(yǎng)地,靠是是牲口廄肥圈肥、汪塘淤土、人糞尿,還有一個獲得肥料的途徑便是撿野糞肥。這野糞肥就是人與牲畜的糞便。
過去的農(nóng)村,生活水平低下,人則糠菜半年糧,牲畜吃草,料也很少,所以,野糞的質(zhì)量都不好。只有到逢年過節(jié)了,人才多吃點精米細面雞鴨魚肉,牲口也才多添些料,所以,這時候撿到的野糞肥,質(zhì)量就好一些。加之農(nóng)民認為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難怪他們把大年初一前后撿糞肥稱為“拾金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