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界殺豬菜(2)
長興
殺豬菜包含的鄉(xiāng)土文化歷久彌香
張家界殺豬菜,不僅僅是一種菜譜,而是一種彰顯民俗文化魅力的大餐。小時候兒童們喜歡吹豬尿包玩,長大后就知道了俚語“豬尿包打人不痛氣漲人”所包涵著的“忍讓”哲理。
鬧元宵,有與殺豬菜相關(guān)的許多謎語,如“三只耳朵個半口,兩只騰云兩只走?!敝傅氖峭婪虬岚脒呚i肉。還有“一個蠢貨背身針,走一腳來哼一聲?!敝傅木褪秦i。現(xiàn)在連聰明的小朋友都認(rèn)為,豬是世界上最不愛理睬自己背上“懶”名聲的動物,它死后被做成殺豬菜,豬的價值才為人類所認(rèn)識。
屠夫們也愛侃“豬文化”,他們給買肉者出一道菜名猜:“豬身上有皮挨皮、皮打皮、瘦肉沒骨頭、肥肉沒有皮,各是什么部位?”答案分別是:豬耳朵、豬尾巴、豬腰子、豬肚子。
憨厚的張家界人說話喜歡直來直去甚至有些口無遮攔,常被外地人譏諷為“連豬的屎腸子都翻!”翻豬屎腸子,是一種技術(shù)活,雖然臟,但清理干凈后腸子變成了一道小有名氣的下酒菜,叫“豬大腸火鍋”,是張家界民間特色菜種。
張家界殺豬菜好吃,味美,名氣大,外地客來張家界,都要品嘗張家界殺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