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龍巖特產(chǎn):連史紙
冷殘影
連史紙,又稱連四紙,連泗紙,原產(chǎn)江西、福建。素有“壽紙千年”之稱。采用嫩竹做原料,堿法蒸煮,漂白制漿,手工竹簾抄造,有72道工藝,道道精湛。它紙白如玉,厚薄均勻,永不變色,防蟲耐熱,著墨鮮明,吸水易干,書寫、圖畫均宜。所印刷的書,清晰明目,久看眼不易倦。用于書寫作畫,著墨即暈,入紙三分,歷來(lái)為國(guó)內(nèi)外書畫家所鐘愛(ài)收藏。
清代乾隆十六年《連城縣志》記曰:“紙以竹穰為之……又有連史、官邊、煙紙、夾板等紙”。此為我國(guó)最早記載“連史”紙張名稱史料。自多連史紙問(wèn)世后,就名重藝林,效仿者無(wú)數(shù),為世人所珍愛(ài),早居廟堂之上,乾隆皇帝曾以連史紙賜予大臣,大臣們都舍不得用。清嘉慶十七年汀州府《臨汀匯考》云:“汀地物貨,惟紙行四方……連邑有連史、官邊、貢川、花胚最為精細(xì),文諱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