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寧的習俗禮儀
醉枕江山
貝寧是非洲的一個古老國家,早在16世紀前后境內(nèi)曾經(jīng)出現(xiàn)過許多小王國和酋長國家,18世紀的阿波美王國曾經(jīng)鼎盛一時。盡管貝寧僅是一個500多萬人口的非洲小國,但全國擁有40多個民族,風俗禮儀紛繁多樣,獨具特色。
貝寧人的姓名構成呈多樣化,一個姓名的取法、大體有這樣幾種情況:根據(jù)排行取的名字,如那哥族的“沃盧”是第一個孩子,即老大;“奧英洛拉”是第二個孩子,即老二;“比奧”是第三個孩子,即老三等。根據(jù)出生的時間取名。取親朋好友的名字。取自己祟拜者的名字。取法文名字,如“塞勒斯丹”,因這個國家長期受法國文化的影響而使不少人為在自己的姓名中加上一個法文名字感到自豪。分析貝寧的姓名特點,一個人姓名的基本內(nèi)容是相似的,即姓、名、父名,有差異的是這些基本內(nèi)容的排列順序有所不同,如那哥族人的姓在前,名在后,如“沙比·奧英洛拉·塞勒斯丹,“沙比”是姓,“奧英洛拉”是名,“塞勒斯丹”是法文名。
貝寧居民的姓名大多有著某種含義,例如松巴族人名字里多含有“上帝”的意思,如“溫德布則”意為“上帝所恩賜”,“溫德胡尼”意為“上帝的禮物”,“溫德拉帕塞”意為“上帝是真理”,“吉斯溫德塞帕”意為“上帝有道理”等。松巴族人見面,總是問候時不忘呼叫對方的姓名,如“溫德布則,您好”,“溫德胡尼,您近來身體健康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