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認干親(認義父母)的民間習俗(2)
逢時
相認之后,兩家就成了“親家”。雙方家里有紅白喜事等,首先想到對方,宴請賓客時安排座席的位置也比較顯要。干兒女在三節(jié)和干爹媽生日時,要帶禮物去探望和祝賀,干兒女十二周歲前過生日時,都要帶上老公雞、饃等禮物到干爹媽家慶賀,干媽都要為干兒女回禮如衣服等,還要“掛鎖”,即用紅線繩穿銅錢,掛于干兒女脖頸上,一歲穿一枚,以后逐年增加至十二歲。每逢端午節(jié),干娘還要做五色線、香囊送給干兒女,把五色線綁到他們的脖子、手腳腕上,直到十二歲,保佑干兒女安康。也有地方干兒女十二周歲以內(nèi),每年臘月二十三帶上禮物去看望干爹媽,吃干爹媽家烙的火燒饃,十二周歲以后每年大年初一帶上禮物去看望干爹媽,在干爹媽家吃飯,以示一家團圓。
干兒女十二周歲時過生日,要有父母領(lǐng)著,帶上紅公雞、豬肉、饃、一丈二尺白布等禮品到干爹媽家“解鎖”,也叫“脫鎖”。若是紅線繩穿銅錢為鎖的,干媽要將第十二枚銅錢穿上并戴到干兒女的脖子上。然后,祭祀干爹家先人,并向干爹媽三叩頭。隨后,干媽將穿十二枚銅錢硬幣的紅繩從干兒女脖子上解開。若是銀鎖鏈,干媽拿出由她平時保管的鑰匙,打開鏈鎖。并送給干兒女鍋碗筷等,說一些期望祝福的話,意思是孩子成為“大人”了,可以打開羈絆,讓他走向社會。干兒女須用雙手從身邊裝饃的籃子里取三次,取出多少不限,遞給干媽,生母把帶來的白布搭孩子身上,再由干媽取掉留下,并拿出準備好的一丈二尺紅布交給干兒女帶走。帶來的肉切成兩塊,煮熟的公雞由生母和干媽各扯一條腿分開,干媽家留一份,另一份帶走。至此儀式結(jié)束,孩子的父母請干爹媽一同回自家參加孩子的生日宴席。
之后,干親家之間逢年過節(jié)仍然來往,干兒女再過生日就不去干爹媽家了,干兒女結(jié)婚時,干爹媽定要到場,舉行新婚儀式時干兒、干兒媳要向干爹媽行叩首大禮,干兒媳當眾改口喊干爹媽,干爹媽則要給干兒媳紅包。
大部分認干親是永久性的,終身保持有這種關(guān)系,干爹媽會一輩子把干兒女當作親生兒女來疼愛,對干兒女的蓋房、成婚、生子等重大活動都要過問,給予必要的幫助支持,干兒女也會一輩子把干爹媽當成親生父母來孝敬,盡一定做兒女的義務,多方照應。就是到干爹媽老死了的那一天,干兒女都要像親生子女一樣去披麻戴孝,演繹了人世間一則則“不是親生勝親生”的動人故事。也有的認干親是臨時性的,少則匆匆一晤,多則三五年,從此各不相干。還有的干兒女結(jié)婚后,意味著干兒女成家了,干親家雙方就約定不再聯(lián)系。
認干親的對象大部分是人,也有的是物或神靈。物一般有古樹、水井、巖石、石磙、石碾、磨盤等,并以物命名,這類“干爹娘”萬古常青,生生不息,堅固剛硬,存之長遠,寓意孩子健康成長,結(jié)實強健,長命百歲。認給古樹的,有些是算命先生說孩子命中缺木,有些是認為古樹參天,根深葉茂,福蔭極廣,“膝下”攘攘,一旦拜作干爹,就能保佑娃娃無病無災,長命百歲。父母一般擇“好”上供香,三拜九叩地行大禮,拿出準備好的紅繩兒系在樹上,算結(jié)上了“人樹干親”,然后給孩子取個有枝葉的名字,如“樹茂”、“樹生”等“常青”的名字。然后每年孩子生日或過年時來這里焚香祈愿就行了。當孩子到十二歲,焚香祭拜還愿,把紅繩兒解開,就算圓滿。認石頭(石磙、石碾、磨盤等)為干親的,大部分是孩子八字命硬,就選黃道吉日往石頭上拴一段紅繩,焚香叩拜,認作干親,以保佑孩子平安成長,過新年時、孩子過生日時要去石頭上香,感謝保佑。并起一個像“石頭”、“巖石”等跟石頭有關(guān)的名字。如毛澤東幼時,他的兩個哥哥夭折,母親按習俗讓他拜一塊石頭為干娘,乳名就叫“石三伢子”。認給神靈有火神爺、老灶爺?shù)?,這類干爹會保佑孩子逢兇化吉,平安吉祥,長命如意。認給火神爺?shù)男『ⅲ獜男〈┘t衣,直到十二歲,俗稱“十二紅”,從鞋到帽、從靴到襪,甚至連褲腰帶都是紅色的,不僅單衣是紅色,連棉衣棉褲也都是紅色,代表火。這類孩子乳名叫“紅娃”,或者起一個與火有關(guān)的名字。每逢孩子生日和春節(jié),家長要到火神廟祭拜,以求關(guān)照。到十二歲生日,要給火神爺上供香還愿,方可脫紅衣,開始穿常人的雜色服裝。認給老灶爺?shù)男『?,除舉行認親儀式外,還要起個與老灶爺有關(guān)的名字,姓名的第二個字就用“張”字,因為老灶爺姓“張”。以后每逢生日、臘月二十三、除夕要到老灶爺像前叩拜,尋求庇佑,十二歲生日時舉行儀式還愿。
認干親這種習俗,盡管在不同的地區(qū)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也有共同之處,如都是為了讓小孩好養(yǎng)活和順利健康成長,都帶有較為深厚的封建文化色彩,都富有濃厚的人情味等。隨著社會發(fā)展,認干親越來越少,但仍然存在,即使認者,大部分從社交方面考慮,儀式相對簡單,關(guān)系也較過去松散。這是一種特殊的親戚關(guān)系,成為社會關(guān)系網(wǎng)絡(luò)中的一個側(c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