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虎神話對土家族的影響(5)
璇璣
三、白虎神話對土家族民族心理的影響
眾所周知,神話對于一個民族心靈和性格特征的形成有著無庸置疑的哺育與澆筑的作用。對于這一命題,最明顯的例證莫若于龍的神話傳說了。龍的神話傳說中所蘊涵的“我是龍的傳人”的思想早已成為中華民族共同的心理特質(zhì)。
同龍的神話一樣,白虎神話就是土家族的精神養(yǎng)料,它培育出土家族虎一樣剛毅、勇銳的民族性格。廩君是一位杰出的軍事聯(lián)盟首領(lǐng),他勇武剛強,劍術(shù)箭法高超;而由廩君神話引申出的白帝天王同樣是剛正勇猛的化身。土家人為他們立廟建祠就是為了學(xué)習(xí)這種精神,使之成為民族的性格素質(zhì)的一部分。
如果細(xì)讀土家族的《遷徙歌》就會發(fā)現(xiàn)土家人的確也繼承了這種精神。土家人在首領(lǐng)雍澤雍米捏的率領(lǐng)下翻山越嶺、穿深谷鉆密林,七七四十九天沒見到月亮,終于來到湘西一片洪荒之地。遇到柱籮大的蟒蛇攔路,雍澤雍米捏將蛇倒提起來,摔的蟒蛇骨頭斷成一節(jié)節(jié);遇到豺狼虎豹襲擊,雍澤雍米捏摟起衣袖揮起拳,飛起腳板扎扎踩;遇到瘟神肆虐,雍澤雍米捏咬著牙齒與瘟神斗,這樣才在湘西駐扎下來。這一段由歌謠記載下來的古代歷史充分證明了土家人剛正勇猛的精神。
土家族驍勇善戰(zhàn)、剛正勇猛的性格不僅體現(xiàn)在古代的神話傳說中,也滲透到了土家族的習(xí)俗中。土家族的習(xí)俗中最有特色的是“過趕年”的節(jié)俗,所謂“過趕年”就是提前一天過春節(jié),這是土家族歷史傳承的祭祖習(xí)俗。在清朝光緒年間的《龍山縣志·風(fēng)俗》卷十一載:“土人度歲,月大以二十九為歲,月小則二十八日。相傳土司出軍值除日,令民間先期度歲,后遂以為常。是日,土民供土司某神位于堂,上乘以酒醴、魚肉,而置已祖先木主于門后。祭時將牛馬雞犬諸物藏與洞,老幼男女各屏息以待,謂某神于堂,不敢驚動也?!痹诠饩w《長安縣志》卷十二中記載了這一習(xí)俗形成的原因。卷中載:“除夕俱盛饌闔家相聚飲食,謂之吃團年飯而容美土司則在除夕前一日。蓋其先人隨胡宗憲征倭,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大犒將士,除夕倭不備,遂大捷。后人延之,遂成家風(fēng)?!?/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