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婚俗(4)
梨花香
初九這天晚上,男方家中就要布置起來。在神龕前橫放兩張方桌,系上桌幃,鋪上桌布,陳列供品,這叫做花堂。入夜,新郎在老人的指點(diǎn)下祭拜天地、祖宗,然后跪著由親姑媽或叔伯、姑媽給他掛上花紅,戴上一頂嶄新的瓜皮帽,“五四”運(yùn)動(dòng)后時(shí)興戴一種寬邊呢帽,俗稱博士帽,帽上插兩支花,再把兩條紅綾斜佩在他身上,胸前一朵大紅花,這個(gè)儀式叫做加冠。此時(shí)吹鼓手要奏樂,還要放鞭炮,以示喜慶熱鬧。
初九這天,女方家中也十分忙碌,既要接待自家客人,又要接待男方來送過門禮的一大幫人,從早到晚水酒不斷。晚間,新娘要請命好而有經(jīng)驗(yàn)的老大姐給自己梳頭、開臉,用棉線把臉上的毫毛全部絞掉,抹一層淡淡的熟石灰,然后涂脂抹粉。
初十這天吃過早宴,新娘身著鳳冠霞帔和綾羅衣裙,在家人的簇?fù)硐逻M(jìn)堂屋去拜別天地、祖宗、父母、兄弟姐妹和眾親友,然后上花轎啟程,這就叫出閣。有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還要哭嫁,表示對娘家的依依不舍。花轎之后是送親人和伴娘的轎子,有些新娘陪嫁的物品很特別,要一只由男人送去的公雞配上一只母雞,裝在特制的竹寵里,把籠子綁在花轎后,叫做隨轎雞,還要雌雄鵝鴨各一對。另外,窮家小戶起碼是單鋪單罩蚊帳。有錢的大戶人家則是雙鋪雙罩或四鋪四罩八鋪八罩,甚至更多。還有陪嫁的大小水桶,大小腳盆,大小凳子,衣柜,衣箱,靠桌靠椅,圓桌,馬桶,碗盞,酒壺,茶壺,燈盞等。
大地主有以土地為女兒陪嫁者,即在女兒的嫁妝內(nèi)添加一份地契文書。書香之家則以書籍,如《曾文正公家書》、《朱子治家格言》、《辭源》等為女兒陪嫁者。如果是寡婦二嫁的,就只能在夜間出門坐二人抬的小轎,出門這天不請客動(dòng)眾,不擺酒發(fā)宴,不能敲鑼打鼓,更不能扯旗放炮,那自然是因?yàn)樗`反了三從四德,從一而終的封建禮教。被視為不守節(jié),不光采的人,她的再嫁有辱其原夫家族的臉面,所以便有人暗中刁難作梗。
花轎快到男方家時(shí),早有人聞鑼聲即飛報(bào)而來,新郎就趕緊爬到樓上去,或到花堂內(nèi)神龕前站在高凳上,或全家人站在高處。據(jù)說這樣居高臨下,將來才不至被女人欺負(fù)。這時(shí)屋外鐵銃三聲,鞭炮齊鳴,知客男女眾賓客都擁出門來迎接,雙方的兩隊(duì)吹鼓手一齊奏樂,左鄰右舍站滿過道和街沿,好不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