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旦的習俗禮儀
寒風殘
約旦哈希姆王國(The Hash mite Kingdom of Jordan),簡稱約旦。它位于亞洲西部邊緣,西南瀕紅海的亞喀巴灣,是約旦的唯一出海口。面積97740平方公里,約有半個湖北省大。約旦意為渡河的人或咆哮的意思。有“沙漠中的博物館”、“智力出口的國家”之稱。
人口287萬,居民絕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其中三分之二是巴勒斯坦人)。90%以上的居民信奉伊斯蘭教,遜尼派伊斯蘭教為其國教。伊斯蘭教在約旦的政治社會生活中有很大影響。憲法規(guī)定,國王必須是穆斯林。約旦的基督教徒占人口總數(shù)的8~9%。他們大部分居住在約旦河西岸的大城市中。
約旦的國語是阿拉伯語。通曉英語的人,只有政府工作人員、私人企業(yè)的管理人士。街上的商店與計程車均以阿拉伯語為主。首都安曼(Amman),是西亞著名的古城之一,有國際航空站。
約旦原是巴勒斯坦的一部分。公元650年左右,屬阿拉伯帝國版圖。1517年被土耳其人占領,屬奧斯曼帝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時,英國人從土耳其人手中取得約旦,稱為外約旦。1920年并人英國托管的巴勒斯坦地區(qū)。1921年,英國以約旦河為界,把巴勒斯坦分為兩部分,西部仍稱巴勒斯坦,東部建立外約旦酋長。1921年起約旦由阿卜杜拉國王統(tǒng)治。1923年英國承認約旦獨立,但仍繼續(xù)協(xié)管。1946年5月25日,外約旦宣布獨立。1947年5月改國名為外約旦哈希姆王國。1949年4月改稱約旦哈希姆王國。約旦現(xiàn)政府實行君主立憲內閣制?,F(xiàn)任國王侯賽因為阿卜杜拉國王之孫,于1953年即位,時年僅17歲。國王侯賽因及其任命之內閣掌行政權,向國會負責。國會分參、眾兩院,議員由國王任命。1977年4月14日與我國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