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宰相葉向高
尋歡客
葉向高生平簡介
葉向高(1559~1627),明代后期宰相。字進卿,號臺山,福建福清(今屬福建)人。他入相后,苦撐將要傾倒的大明江山,力諫神宗皇帝極力反對閹黨參政,雖然取得了一些政績,但由于此時大明朝已日薄西山,他一人已無回天之力,只好掛印歸隱。死后追贈太師,謚號“文忠”。
葉向高的故事
一、入朝為相 力爭國本
葉向高的父親葉朝榮,曾任知州。葉向高的母親懷他的時候,即因倭禍避難,后來在路旁的破廁所里生下他,幼小的葉向高多次瀕臨死亡,但幸運的活了過來。于萬歷十一年(1583)舉進士,任為翰林院庶吉士,晉升為編修。轉任南京國子監(jiān)司業(yè),再改為左中允,仍負責國子監(jiān)司業(yè)事務。
萬歷二十六(1598)年召為詹事府左庶子,擔任皇長子侍講學士。是時礦監(jiān)稅使橫行,葉向高上疏,引用東漢王朝積聚錢財滅亡的故事為鑒戒,請罷礦稅。不久提升為南京禮部右侍郎。過了許久,改任吏部右侍郎。再上疏論礦稅之害,話都說得十分中肯,后因與首輔沈一貫主張不同,為此滯留南京九年。
后來沈一貫罷官,朱賡獨自主持閣務。神宗皇帝命令增補內(nèi)閣大臣,萬歷三十五年五月,晉升葉向高為禮部尚書兼東閣大學士,與王錫爵、于慎行、李廷機同時任命。同年十一月,于慎行死去,王錫爵堅決謝絕出山。第二年,內(nèi)閣首輔朱賡也去世。次輔李廷機因受到他人的攻擊長久閉門不出。葉向高于是獨自為相。
當時,神宗皇帝在位日久,厭倦懶惰,朝廷的政事多荒廢,大臣有的掛個空名,官吏推舉轉調(diào)的命令往往不下達,上下嚴重隔絕。廷臣結黨之勢逐漸形成,而中官征稅、開礦,尤其大為民害。神宗皇帝又寵愛鄭貴妃,鄭貴妃日夜慫恿神宗,以自己所生的兒子福王朱常洵取代太子朱常洛,因此福王一直不肯前往封國。葉向高以年高德望居相位,憂國奉公,每次遇到大事必效忠臣的行為。神宗皇帝心里器重葉向高,禮待優(yōu)厚,但對他的意見大多數(shù)加以限制不予采用,葉向高所能匡正的不過十之二三而已。東宮停止講學已經(jīng)五年,廷臣屢次請求也不能恢復。萬歷三十七年二月,葉向高又選擇吉日良辰上疏請示,但沒有下文。福王府建成以后,工部為此請福王前往封國,葉向高將所擬的詔旨呈上。神宗皇帝批復說,令改福王明年春去封國。明年推明年,神宗就是不行動。經(jīng)過葉向高與群臣的力爭,不管神宗為福王提出多么苛刻的條件,最后福王不得不到封國,從而保住了太子的地位。
葉向高遇事能裁斷,善于處理大事。有個錦衣衛(wèi)百戶名叫王曰乾,他是京師的奸人,刑官將定王曰乾死罪。王曰乾于是上疏揭發(fā)鄭貴妃的內(nèi)侍姜嚴山與妖人王三詔使用厭勝術詛咒皇太后、皇太子死,以便擁立福王。神宗皇帝得疏極為憤怒,繞著宮殿來回走了好久,說:“這是一件嚴重的大事變,宰相為何沒有說話?”內(nèi)侍立即跪下,呈上葉向高的奏章:“此事與往年妖術一案大體相似,然則妖書匿名難以究治,今日兩方面的人都在,一經(jīng)訊問即可弄清情況。陛下應當冷靜處置,稍為驚慌張揚,則宮廷內(nèi)外勢必深受困擾。至于其言詞牽連到鄭貴妃、福王,尤為痛恨。對此臣與九卿的看法完全相同,所以敢于稟報皇上。”神宗皇帝讀完奏疏大為感嘆地說:“我父子兄弟得以保全了。”第二天,葉向高又說:“王曰乾的奏疏不宜發(fā)下,發(fā)則對上驚動圣母,對下驚嚇皇太子,鄭貴妃、福王也都會感到不安。應留于宮中,而另外命令法司處治各個奸人的罪過,并且迅速確定福王明年春天前往封國的日期,以使眾人無話可說,如此天下必定安然無事?!鄙褡诨实郾M用其言,皇太子、福王于是各得相安。
鄭貴妃終究不想讓福王前往封國,說明年冬天是皇太后七十壽辰,福王應留下參加慶賀。神宗皇帝依鄭貴妃之意令內(nèi)閣宣布命令。葉向高把神宗皇帝的命令留下不宣布,而請今年冬天預先舉行慶賀皇太后的壽禮,并讓福王如期前往封國。神宗皇帝派太監(jiān)來到葉向高私宅,想讓他一定下達前日皇上的命令。葉向高說:“外廷紛紛傳言陛下想借慶賀皇太后大壽為名留下福王,相約眾人跪在宮門前請求令福王前往封國。今日如果有此命令,人心會更加疑駭,必將相信王曰乾的妖言,朝廷內(nèi)外勢必不能安靜,圣母知道了,也必會不快樂。況且潞王也是圣母的愛子,也已住在王府,為何對福王如此懇切?”因此封還神宗皇帝的手諭。神宗皇帝不得已順從葉向高的意見,福王也不得不前往封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