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的喪葬習(xí)俗
俊材氏
舊時喪葬禮儀極為繁瑣,封建禮儀、迷信習(xí)慣兼而有之,特別是上層人家更為復(fù)雜,解放后基本破除。
送終、入殮、守靈
死者臨終前,子女近親須隨侍在側(cè),聽取臨終遺囑,斷氣時急速為死者用準(zhǔn)備好的“壽衣”更衣,有地位者用禮服,一般百姓也用新制的“壽衣”。死者咽氣后,立即移尸中堂,用衾被遮蓋,設(shè)為靈堂,備香燭供品致祭,點“長明燈”。靈床左右置草柵,子女匍匐哭泣致哀,在其地守靈。此時即籌辦葬事,請陰陽先生作“批書”,計算死者所忌及“沖克”,以有所回避,并算出“回煞”之日,同時派人飛速向親族報喪,或發(fā)送訃告。
事先已準(zhǔn)備好葬地的或有祖墳的,即勘定葬地,未定葬地者,請陰陽先生看風(fēng)水覓葬地。如一時找不到合適葬地,大戶人家也有停靈數(shù)年不葬的。死者歿后,遺體前設(shè)齋飯,孝子及近親日夜相伴,稱“伴靈”。
在短時間近親趕來以后,即將死者移入棺木,舉行入殮儀式蓋棺釘實,從此死者與人世相隔,稱為“大殮”。大殮時,由子女捧尸入棺,請和尚念經(jīng),考究的要請寺廟方丈率十幾個和尚誦彌陀經(jīng),并由方丈用錫杖推棺蓋蓋棺。封棺時,由死者子孫用綴彩綢的釘子按次序敲釘釘棺,此釘名“子孫釘”。
富家在棺中置錦繡被褥,金銀財物和死者生前喜愛之物隨葬,置石灰木炭于棺底防潮,有的還放松香。貧者則簡樸收殮。入殮后,孝子及親屬仍日夜守靈,并請和尚尼姑日夜誦經(jīng),為死者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