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民間飲食文化
梓潔君
位于秦嶺山中的商州,四周群山環(huán)抱丹水繞城,四季分明山清水秀,適情適性。商州人熱情好客,美食文化獨具特色。笑話說:商洛的車牌第一個字母是H,翻譯成中文解說就是“愛吃”。商州的“吃文化”有悠久的歷史,不管是山村、城市,過事,自然離不開“吃”。
所謂“過事”,就是老百姓講的紅白喜事、慶典、開張、大壽生日、蓋房上梁等等,一切都離不開吃。要吃就離不開酒,酒是山里人自己釀造的純包谷酒。商洛人就圖個豪爽,過事,一般分一天或者三天,中午12點前以面食為主,或是臊子面或是雜醬面,臊子面的臊子是以豆腐丁、蘿卜丁、木耳、雞蛋花、蔥花菜末烹制而成,最后加入淀粉勾芡,清淡爽口,調(diào)入油潑辣子、醬油、醋,加上清油炒的蔥花相拌,熱熱乎乎,清香開胃。雜醬面的做法是:肉末與醬同炒,達到金黃色加水,湯沸后,入少量青菜,加調(diào)料品,勾芡,芡略重于臊子面的臊子,澆入面條,調(diào)入油潑辣子、醬油、醋,加上清油炒的蔥花,特點是香而不膩,滑溜入口。
吃的重頭戲在下午,那是真正的席面。入得席面,餐桌已經(jīng)備好了茶水,一碟瓜子花生,客人就坐,嘮嘮家常,互致問候,相互交流。席面開始自然是涼菜優(yōu)先,葷素搭配,飲料酒水,吃菜喝酒,熱鬧一番后開始上熱菜。商洛的蒸碗、翻碗非常具有民間特色,蒸碗有酥肉蒸碗、糯米甜蒸碗以及排骨、肘子蒸碗等等,其特點色香味俱全,香酥柔軟,入口即化。翻碗的特點是出籠后,將碗中菜肴趁熱翻入盤中,陪襯在下條子肉在上,排列有序,保持菜的美化擺放形式。翻碗有甜有咸,甜的是糟肉,顧名思義,就是用醪糟與肉配紅棗、油炸紅薯或者芋頭塊上籠同蒸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