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千載琵琶作胡語
宏爽
自古“和親”的人不少,獨王昭君的事跡,代代相傳,婦孺皆知,這是什么原因呢?
漢高祖時,婁敬提出和親的建議,但呂后只有一女,不忍心將她遠嫁番邦,因此和親的計劃并沒有付諸實際的行動。
這中間還鬧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由于當(dāng)時的匈奴單于對和親大感興趣,漢高祖劉邦死后,冒頓單于居然向呂后求婚,說什么“孤僨之君,生于沮澤之中,長于平野牛馬之城,數(shù)至邊境,愿游中國。孤僨獨居,無以自娛,愿以所有,易其所無?!边@盡管褻瀆得不成體統(tǒng),可由于漢政權(quán)的力量還趕不上匈奴,呂后無奈,只好以宗室女喬裝成公主嫁給冒頓,正式走上和親之路。
以后,西漢對匈奴和西域各國多漢和親,都以宗室郡主冒充公主下嫁番王,而王昭君卻是以民女的身份擔(dān)任和親的任務(wù),事情便顯得非常突出,格外引起一般民眾的同情與關(guān)切,成為家喻戶曉的一件大事,文人墨客也便多對她進行描述、吟詠、贊嘆,使王昭君的事跡廣為流傳。
除了《漢書》、《琴操》、《西京雜記》、《樂府古題要解》等典籍,對王昭君的事跡有詳細的記載外,歷代詩人詞客為王昭君寫的詩詞,就有五百零三首之多,另外還有不計其數(shù)的小說、戲劇等等。
王昭君出生在著名的長江三峽中,一個叫秭歸的地方,這里江水湍急,日夜咆哮,兩岸懸崖峭壁,怪石磷峋,戰(zhàn)國時這里曾出過一位著名人物,那就是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