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長春偽滿中央銀行 亞洲最堅固的建筑
香蝶
人民廣場是長春的中心位置,偽滿洲國中央銀行舊址則是人民廣場最突出的建筑物。長春市人民廣場西北側,一棟希臘古典式建筑,這就是被日本人稱為亞洲第一堅固的建筑“偽滿洲國中央銀行”?,F(xiàn)在為中國人民銀行長春市分行。
偽滿中央銀行舊址于1936年5月28日舉行隆重的奠基儀式,由偽滿中央銀行第一任總裁榮厚題寫“基礎”二字。整棟建筑歷時4年多,于1938年8月15日竣工。大樓無論耗資、耗時都在當時冠絕一時,更是被日本人稱為“亞洲第一堅固的建筑”。
大樓的主體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外墻用多層鋼網及混凝土澆灌,每層樓地面全部用20毫米粗的鋼筋一根挨一根拉制,鋼筋用量為5000多噸,占偽滿洲國全國當時建筑工程用量的一半。墻體用鵝卵石加混凝土澆筑,其厚度為60厘米?;A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原計劃只在正面采用東北產花崗巖石貼面,后經副總裁山成橋六提議,側面也采用花崗巖石貼面。整個建筑渾然一體,堅如鋼鐵。
該建筑除主要設施外,還建有裝備齊全的附屬設施,并且耐火防震,對空襲也有特殊的防御能力。整個建筑異常堅固,當時被稱為稱“亞洲第一堅固的建筑”。銀行大樓構造的堅固性,無形中又給它帶來了另一個功能,那就是,國民黨曾把它作為踞守長春的最后堡壘。據(jù)史料記載,當時僅銀行大樓周圍的永久性工事就達150多處。
大樓占地面積3萬平方米,原計劃造價600萬偽幣,實際支出偽幣1000萬元。整個建筑采用歐美式建筑模式,是希臘古典風格和現(xiàn)代造型相結合的典范。
這棟建筑最突出的風格還是古希臘風格,大廳正面和兩側有天然大理石柱28根,是典型的古希臘式建筑,是用產于琉球群島的天然大理石裝飾的。此外,大樓正門是厚重敦實的檐口,門柱以10根三層樓高帶棱凹槽的花崗巖雕成,直徑兩米,挺直的柱身從臺基上拔地而起。
然而,這樣一座特征鮮明的建筑,卻并不是最初設計的模樣。
大樓原來的設計方案為左右對稱的建筑,整個呈元寶形。后來由于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經濟緊張左側部分未建。1983年,按原設計方案補建西南側地上4層,1987年建成。
與光鮮的外表相比,這棟大樓的內飾也毫不遜色。據(jù)悉,大樓內部裝有各種先進設備。有空調設備和自動溫度調節(jié)器,可以保持空氣新鮮和溫度平衡。為了防止地下水滲出,有專門的吸水裝置。地下室有一口深井,深110米,每小時可抽水15噸至18噸。大樓內有發(fā)電設備,發(fā)電量為150bKVA。
此外,還有自動滅火設備、自動排風設備、干燥機械、供暖設備、消毒設備、給水室、衛(wèi)生室等。全樓可以不受市區(qū)停水、停電的影響。經理室配有各金庫報警監(jiān)視系統(tǒng)和金庫定時開啟控制系統(tǒng),還有管道式風動票據(jù)傳遞系統(tǒng)。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代保管庫回廊四角有四面鏡子,利用光線折射原理,人站在回廊任何一點均可一目了然,可謂獨具匠心。
這棟建筑地下室的金庫大門及保管箱庫門均在美國定做,金庫門長4米,寬2米,厚1.5米,最輕的15噸,最重的25噸,均由不銹鋼制成。據(jù)說當初把金庫大門運來時,費了很大的周折。它們在美國制成以后,由海路運至大連,又用火車從大連運到“新京”(今長春)東站,由于太笨重,沒有車輛能拉動,當時使用了30匹馬、50個壯勞力和若干圓木,利用冬季冰凍的道路,用最原始的運輸方式運進銀行大樓。最輕的運了一整天,最重的運了四五天。
全樓可以不受市區(qū)停水、停電的影響。地下室的金庫大門及保管箱庫門均是在美國定做的,金庫門高4米,寬2米,厚1.5米,最輕的15噸,最重的25噸,均為不銹鋼制作。
據(jù)說,當初把金庫大門運來時,費了很大周折,用了30匹馬、50個壯勞力和若干圓木,利用最原始的運輸方式運進銀行大樓。
盡管這座建筑擁有如此多的特點,但還是提醒大家,對這種日本侵略者在華興建的建筑,一定要認識到其屬性是日本侵華的產物,是日本侵略者強征中國勞力,強迫中國人民修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