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

<sup id="mtwjv"></sup>
<legend id="mtwjv"></legend>

    龍船調 利川的一張靚麗名片

    冠玉

    龍船調 利川的一張靚麗名片

    2011年6月10日,國務院公布了第三批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共191項,湖北利川申報的利川燈歌在傳統(tǒng)音樂項榮列第三位。這是我州文化事業(yè)領域的一件大事、喜事,不僅為利川燈歌傳承披上了法律保護的外衣,更讓多年的《龍船調》屬地之爭塵埃落定。

    從《龍船調》到利川燈歌

    《龍船調》是利川燈歌的代表作,利川燈歌是《龍船調》的母體?!洱埓{》又名燈調、花燈、種瓜調、瓜子仁調,是群眾逢年過節(jié)劃采蓮船時唱的,是地地道道的利川民歌。利川燈歌是一種古老的民歌,始于清初,距今已有300多年。俗話說,“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利川燈歌與春節(jié)習俗密切相關。清至民國,利川百姓玩燈的規(guī)模很大,是節(jié)間一項集體文娛活動。表演者還化妝,俗名“燈夾戲”,有一點戲劇的味道。

    1956年2月,利川縣文化館干部周敘卿、黃業(yè)威在柏楊壩收集到《種瓜調》,經整理后以《龍船調》命名。1957年3月,汪營鎮(zhèn)農民歌手王國盛、張順堂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國民間音樂舞蹈比賽大會上演唱了《龍船調》,獲得一致好評。1962年5月,《龍船調》收入《湖北省民歌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制成唱片發(fā)行。1979年,《龍船調》收入《中國民歌集》。近幾十年,《龍船調》多次登陸中央電視臺和世界舞臺,王潔實、謝莉斯、魏金棟、孟鴿、張也、湯燦等名歌手紛紛演唱,魅力和影響不斷擴大。我國載人飛船上天時還把它帶上了太空。2004年,宋祖英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高唱一曲《龍船調》,轟動世界樂壇。

    為保護“龍船調”這一品牌,利川市成立了“龍船調民族文化研究會”,不斷加大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研究力度,還斥資數十萬元對“龍船調”商標進行整體注冊,商標圖案還曾被評為“2006中國之星標志類最佳設計獎”。如今,利川的“龍船調”品牌遍地開花,諸如龍船調服飾、龍船調雜志、龍船調酒店等等,不勝枚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