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土家族的喪葬習俗
太泛濫
喪葬儀式,是生者與死者之間的靈魂對話,是情感與幻想的陰陽交流。利川土家族的喪葬禮儀——“撒爾嗬”,表現(xiàn)了土家人的豪爽、豁達的生活態(tài)度,樂觀向上、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
這里土家族幾乎每家每戶若有老人,都準備著棺材,俗稱枋子,又名棺木、壽木,其用途是在使老人百年歸世后能有一個安身之處。一般情況下,棺材用較好的楠木、杉木等耐腐蝕的木料做成。
棺木的好與差按接與不接分為兩種:
第一種為整墻【音:qiang也有稱箱的】整蓋的。指它的墻子、底子、蓋子【作者注:指壽木的兩邊、底邊和上邊】是由整棵樹木割成,中間無鑲、接、補、填、添。
第二種為三箱蓋。指棺木的各個邊因為一棵樹沒有那么大而通過鑲、接、補、填、添而合成的。還可以按棺木的樹類、中空、蓋子的雄頭和棺材的大小區(qū)分好與差的。
有經驗的老人一般不喜歡買已經割好且用生漆漆好的枋子,因為那樣可以掩蓋棺材的許多缺點,買一幅表面看來好看而實際上根本不好的枋子。
古代土家先民曾實行火葬、巖墓葬、懸棺葬等,現(xiàn)已基本滅跡。他們哀悼死者的方式之一是擊鼓踏厲而歌,叫嘯以興哀;而后受漢族喪葬習俗的影響,逐漸采用土葬,但他們依然保留了其先民掉念死者的方式,以跳喪、歌喪來哀悼死者,慰藉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