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川土家族的喪葬習(xí)俗(3)
太泛濫
二、上榻入棺
1、上榻 幫忙的人來后,給死人整理面容,重新穿戴后將其置于一塊門板或者棺材蓋子上,這稱之為“上榻”。
2、入棺 把死者從停尸板上抬下來放入棺材中的過程,稱為“入殮”,又名入棺。在放入棺材之前,孝子用紙錢燒好灰,請道師先生【即巫師、神漢等。在土家族民間信仰中,巫師是實施人神溝通的半人半神,他既代神傳旨,又替人向神祈求,土家語稱巫師為“道師先生。”】將其灰均勻撒在棺材內(nèi),然后再用杯子、小碗等在灰上倒扣出印來。
一般情況下,死者有多少歲,就扣多少印,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一種對死者的悼念方式。然后再由道師先生和孝子把死者平放入棺材內(nèi),死者的頭部應(yīng)置于棺材沒有雄頭的那一頭。用紙錢、木頭、“老瓦”【注:房屋上年代較久的瓦】等用青布包住做成一個枕頭。特別注意的是,在棺材內(nèi),不能放任何鐵器或者五谷雜糧之類的東西,包括死者生前安裝的假牙或者佩戴的耳環(huán)、手鐲等首飾,這樣會對后人不利。
另外,如果棺材相對于死者而言比較大的話,就得用紙錢把空余的地方塞住【指死者身體的兩側(cè)】,死者的腳一定要貼住棺材的羅子【注:棺材兩頭的小方形木頭,中間凸出呈泡粑型】),以防止死者在棺材里滾動。然后將棺材的雄頭那一頭朝向大門置于靈堂的正中間?!炯此勒叩念^部朝里,腳朝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