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太陽的基諾人(2)
經(jīng)賦氏
砍刀布·尖頂帽
基諾族婦女善于紡織。在村頭寨邊或田間的小路上,一個個基諾族婦女無不用紡錘捻著線,兩只靈巧的手時開時合,時上時下,雪白的棉花霎那間就化為一根根均勻的銀絲。
基諾族的布料用腰機紡織而成,名為“砍刀布”??棽紩r,婦女席地而坐,經(jīng)線的一頭拴在自己的腰上,另一頭拴在對面的兩根木棒上,緯線繞在竹木梭上。操作時用雙手持梭來回穿行,每穿行一次用砍刀式的木板將緯線推緊,周而復始,一塊漂亮的“砍刀布”便織成了。
基諾族就用這種“砍刀布”裝扮著自己。最有特色的是婦女頭戴的披風式尖頂帽。這種帽子別具一格,形似現(xiàn)代都市風雨衣上的尖頂帽,是基諾族婦女服飾的一個顯著特征。它是用長約60厘米、寬約23厘米的豎線花紋砍刀布對折,縫住一邊而成。戴時常在帽沿上折起指許寬的一道邊。身材苗條的基諾族婦女穿戴上這樣一套色彩協(xié)調、剪裁適體的服裝,顯得既莊重大方,又活潑俏麗。
太陽鼓
每年農(nóng)歷十二月,基諾山鮮花盛開,歡聲笑語。寨子里的卓巴(長老)敲響了牛皮大鼓——太陽鼓,人們情不自禁地圍著大鼓,隨著鼓點跳起喜慶豐收的民族舞蹈“太陽鼓舞”,歡度每年一度的“特懋克節(jié)”。
基諾族崇拜太陽,看看太陽鼓便知一二,它的正面似一輪太陽,鼓身插有17根木管,象征太陽的光芒,基諾人在除夕敲之,據(jù)說能帶來吉祥。
太陽鼓是基諾族最神圣的祭器和樂器,每個村寨一般有兩面,即公鼓和母鼓。
基諾族視太陽鼓為神靈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認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興旺、五谷豐登。平時將其供放在卓巴和卓生(地位僅次于卓巴的另一長老)家里,任何人均不得隨意觸摸、敲擊。只有卓巴宣布過年時,以及某些特定的場合才能敲擊。
制作太陽鼓是每一個寨子極為重大的活動,并有一套嚴格的程序。首先是選好一棵樹,并擇吉日殺雞祭神砍樹。蒙鼓前先殺雞祭鼓,鼓面蒙好后再次舉行祭鼓儀式,歡跳大鼓舞。隨后人們一路歌舞歡騰,將太陽鼓抬到卓巴或卓生家供奉,這才算完成一件眾人傾心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