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縉云大洋南溪立夏果
俊豪郎
立夏果又稱立夏粿。
在周邊十里八鄉(xiāng)的人們看來,立夏,只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一個節(jié)氣而已。是一個并不值得慶賀的普通日子。而在地處偏僻的大洋鎮(zhèn)南溪村來說:卻是一個千百年來老祖宗遺傳下來的、一個比較傳統(tǒng)卻有些麻煩的佳節(jié)。就在這些天,人們都會去做一種“立夏果”(當(dāng)?shù)厝私小包c心兒”)的傳統(tǒng)美食。
南溪村民制作“立夏果”,雖然程序非常的繁瑣麻煩??墒?,人們?nèi)棠筒蛔∷拿牢墩T惑。似乎都對它情有獨鐘,一定會想方設(shè)法的去制作它。因為,一年四季。只有在春夏之交的一段時間里,才能吃到它。首先,人們要去海拔一千多米高山上的叢林中,尋找一種當(dāng)?shù)厝私小吧阶媳弧钡囊安?。這種野菜成熟葉片很大,單單葉片最長的有三四十厘米,寬二十多厘米。上邊是翠綠的,下面有細短、毛茸茸呈白色“絨毛”。
這種野菜不好找,如果采摘時間過早的話,那么葉片很小。如果采摘時間過晚的話,那么野菜就已老化了。最佳采摘時間只有在立夏前后那段時間里才能食用。據(jù)說:這種野菜對周邊生長環(huán)境非常挑剔,最喜歡在樹木稀疏的、地勢較高的山場生長?,F(xiàn)在,南溪村有不少村民已經(jīng)把它移植在自家的菜地里了。因此,一些村民制作“立夏果”的時間,提早了不少日子!
“山紫被”找來后,挑去雜質(zhì)洗凈。用菜刀剁細或放在石臼里搗碎。然后,放在飯蒸(蒸桶)或籠格(蒸籠)里混合用熱水捏成的糯米粉塊一起蒸。等到糯米粉塊熟透,“山紫被”蒸爛后。再次放在石臼了反復(fù)錘搗均勻后取出,放在容器里,蓋上濕毛巾,存放著備用。這時候的食材,還是一團翠綠的、非常有韌性的大米粿。
制作“立夏果”要好幾個人幫忙的。首先,拿出翠綠的大米粿。用手蘸水抓一塊大小合適的米粿。用雙手搓圓,慢慢的從中間往外捏,把米粿捏成厚薄均勻,像一個碗的形狀后,放餡料進去。然后再把“碗口”捏粘在一起包嚴(yán),然后,再用雙手搓圓后,放在紅薯粉里翻滾幾下。最后,放進一個專用的、當(dāng)?shù)厝私小霸卖儆 钡娘災(zāi)@镉≈埔幌隆?/p>
一般來說:制作“立夏果”的餡料都是提前完成的。甜咸味分兩種,甜味是紅豆沙,而咸味餡料的原料大多數(shù)是:新鮮竹筍、豬肉、豆腐、粉干、大蔥。
立夏果從月糍印里拿出來后,在蒸籠里鋪上一些剛剛從山上采回來、已經(jīng)洗凈的松針?;蛘呤窃诿恳粋€立夏果下面墊一張、已裁剪好的正方形箬葉。再次放在鍋里蒸。一直到熟透為止。
據(jù)說:用松針或箬葉墊底蒸制出來的立夏果,不但不沾蒸籠,而且還會使其表面更加翠綠。色、香、味、更全!
就這樣,經(jīng)歷過十幾道工序后,制作出來的立夏果終于新鮮出鍋了。
其實,立夏果制作方法,與本縣其他地方制作的清明果方法大同小異。不同的是:南溪村民在清明時節(jié),不流行制作清明果,而是在立夏節(jié)做。
在制作立夏果時,不大喜歡像做包子一樣捻褶封口。而是把它整個封口搓圓后,再在月糍印里印制一下。
另外,所用的材料是:生長在一千米的高山上的,對周邊生長環(huán)境非常挑剔的“山紫被”。而其他地方制作清明果的材料是:艾草嫩葉。(一般人叫“棉蓬)說句實話,對于年輕人來說:南溪村民制作的立夏果,入口比其他地方人們制作的“清明果”更清香!更有嚼勁,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