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里共和國的禮儀與禁忌
困你的牢籠
國名淵源
馬里共和國簡稱“馬里”。
“馬里”原名為“蘇丹”,是1960年9月22日改名為“馬里”的。在曼丁哥語中,“馬里”為“河馬”之意。為取河馬的“力量強大”之威,故以此獸命名。13世紀(jì)40年代松迪亞塔·凱塔在此建立了龐大的馬里帝國,包括塞內(nèi)加爾、蘇丹、南毛里塔尼亞、幾內(nèi)亞的內(nèi)地,以及象牙海岸和布基納法索的一部分。1895年被法國占領(lǐng),1960年9月22日獨立,改名為“馬里共和國”。
地理位置
馬里位于非洲西部撒哈拉沙漠南緣,是內(nèi)陸國家。西鄰毛里塔尼亞、塞內(nèi)加爾、北、東分別與阿爾及利亞、尼日爾交界,南接幾內(nèi)亞、科特迪瓦和布基納法索。
主要概況
馬里全國面積124.1238萬平方公里。人口762萬(1987年)。主要民族有班巴拉人、富爾貝人、塞努福人、馬林克人和桑海人等。
馬里全國劃分為7個大區(qū),46個省,18個市,285個縣。首都為巴馬科。貨幣為“非洲金融共同體法朗(簡稱非洲法朗)”。官方語言為法語。通用班巴拉語。各民族均有自己的語言,但無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