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飲食文化
萬軍郎
西安作為一個在全國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未來的國際化大都市,到此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吃是排在第一位的。并且,從旅游者的角度來看,吃不僅僅是填飽肚子,更是欣賞、了解、品味一個地方、一座城市的飲食文化和飲食特色。所以,一個城市的飲食文化是一個城市的品牌形象之一。北京的烤鴨、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羊肉泡饃,已經(jīng)成為這些城市的地理標(biāo)志之一。
西安飲食文化的歷史性
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300多年的建都史。而城市的發(fā)展、繁榮,人口的增多,城市規(guī)模的增大,必然帶動飲食文化的繁榮。西安的飲食文化開創(chuàng)于周秦,興盛于盛唐。陜西作為中華文明和文化的發(fā)祥地之一,這里同樣是中華飲食文化和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這里創(chuàng)造了中國飲食文化的多項之最。比如中國最早的宴――“周八珍”;中國烹飪界公認(rèn)的廚祖伊尹是陜西合陽人(以前大多認(rèn)為是河南人),最早的烹飪理論典籍《呂氏春秋?本味篇》實(shí)際上就是伊尹與商湯關(guān)于烹飪理論與治國方略的談話;中國最豪華、最奢侈的宴席是唐時的“燒尾宴”(而并非后來的“滿漢全席”);在唐時,有很大名氣和較大影響的宴席就有十幾種,如“曲江游宴”等。筆者仔細(xì)查閱了《陜西烹飪大典》,從周到唐的古典名菜,就有二百多種。
陜西歷史的輝煌與厚重,必然影響到陜西,尤其是西安的飲食文化,雖然現(xiàn)今流行的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都沒有陜菜,但是,陜菜是中國其他菜系之根、之母。陜菜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及對中國菜系的影響,就像陜西的秦腔對中國戲劇的影響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