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壽禮及壽禮辭(2)
走過晗冬
3、壽禮儀規(guī)
⑴寄帖發(fā)函。當決定為某人做壽時,由其子女,親屬出面,發(fā)請貼。
⑵壽禮禮物。接到邀請后,被邀請者準備賀壽禮。最常見的祝壽禮物有壽糕、壽燭、壽面、壽桃、壽聯(lián)、壽幛、五瑞圖、“壽”字吉祥物等,也有送雞鴨魚肉的。壽禮上用紅紙剪成“壽”或“?!弊终成希⒁忾L壽幸福。
⑶布置壽堂。主辦人設(shè)立壽堂,壽堂南墻上掛有紅綢,上書“壽”字,也可用百壽圖代替,兩旁掛壽聯(lián),上懸壽幛,其他壽聯(lián)可掛在其余墻壁上。壽堂地上鋪設(shè)紅地毯,壽堂正面的墻壁之下擺一張方桌,上面擺放祝壽用的壽桃、壽面及鮮花、水果等。方桌上還要擺放壽燭,而壽堂的兩邊則擺放客人坐的椅子。
⑷開宴賀壽。把壽星請到上屋席位,其他按輩份落坐。宴席除有大魚大肉,山珍海味外,必有長壽面。大家向壽星敬酒,因“酒” 、“久”諧音,就成了“長久” ,“象征壽星”長命百歲的意思。飯后由壽星切壽宴中的蛋糕,劃第一刀,然后切開分食,第一塊獻給壽星。
⑸獻祝壽辭。祝壽辭,是指在壽典上向壽星所獻之辭,故也叫壽文。其內(nèi)容一般是對壽者的經(jīng)歷、業(yè)績、品德進行敘述和贊頌,表示良好的祝福。
⑹行禮及回禮。古代祝壽的行禮儀式主要是:同輩抱拳打躬,晚輩鞠躬,兒孫輩行跪拜禮;祝壽活動結(jié)束后,主人家要適當給客人一些回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