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桂林喝酒行令習(xí)俗
幾縷悲歡
自古桂林有好酒,三花酒名揚天下。早先桂林老百姓喝酒要盡興,就一定要猜拳、喊碼。平民百姓的猜拳、喊碼與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的行酒令不同。雖然行酒令也是因酒而起,酒以令行、佐酒助興的游戲活動,但過于文雅,詩情畫意,老百姓不感興趣。
桂林老百姓在酒席上助興的,最為流行的就是土生土長的桂林碼,性格豪爽的人,不管你是大老板還是打工仔,也不管你是當(dāng)官的,還是當(dāng)兵的,也不管你是有文化的,還是沒讀過書的,都喜歡這份熱鬧。大家舞拳弄指,高聲呼喊,興奮不已,就是隔著三五家都聽得到。熱衷此道的人都說劃拳、喊碼比喝酒還要過癮。
桂林碼雖然簡單易行,但也很有講究,坐姿、站式、眼神、揮臂、運腕、指法都有嚴格要求。俗話講坐有坐姿,站有站像,不能亂來。劃拳雙方喊碼時,一邊喊自己要贏的數(shù),一邊應(yīng)聲立即伸手指,雙方所伸的手指加在一起,與數(shù)字相符者則為贏家。自己出空拳,猜定對方也是空拳的就喊“拳對”,輸家罰飲酒。罰酒多少由雙方事先約定,可每次罰一杯,也可半杯或者雙杯,以雙方酒量大小而定。
猜拳喊碼當(dāng)中,反應(yīng)要靈敏,要懂得察言觀色,隨機應(yīng)變。同時也要有壓倒對方的氣勢,還要有一定的文化修養(yǎng)和社會經(jīng)驗,喊出的碼來令辭切題、有趣。聽人喊碼不僅是來看熱鬧,也是一種享受。
令辭有一般常規(guī):如“一叩首、哥倆好、三結(jié)義、四進士、五魁手、六六順、七個巧、八匹馬、九連燈、十會到”,“一品高中、雙龍戲珠、三元及第、四季發(fā)財、五子登科、六六大順、七七天合、八仙過海、九長萬代、滿堂生輝”等,也有用桂林地方俗語、桂劇戲名、民間傳說、街巷地名等作為令辭的。如以地名為令辭猜拳喊碼的有“驛門前、二我軒、三里店、四會路、五里圩、六合路、七里店、八角井、九娘廟、十字街”等,那些喝了一些酒,處于度興奮的狀態(tài)下,頭腦還清醒,思維還敏捷的人,會受到大家的稱頌。
在日常生活和喜事佳節(jié)中,飲酒猜拳喊碼雖然俗氣一點,但卻使酒宴上充滿熱鬧和歡樂的氣氛,給人帶來一種市井文化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