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旗/國徽/國歌/國花/國鳥
信然郎
新加坡共和國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國名來由 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150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般+木)那乘船到達此島,看見一頭黑獸,當地人告知為獅子,遂有“獅城”之稱。新加坡是梵語“獅城”之諧音,由于當地居民受印度文化影響較深,喜歡用梵語作為地名。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征,故以此作為地名是很自然的事。過去華僑多稱其為“息辣”,即馬來語“海峽”的意思,也有因其小而將之稱為星洲、星島的。
新加坡國旗
新加坡國旗由上紅下白兩個相等的橫長方形組成,長與寬之比為3∶2。左上角有一彎白色新月和五顆白色五角星。紅色代表人類的平等,白色象征純潔和美德;新月象征國家,五顆星代表國家建立民主、和平、進步、正義和平等的思想。新月和五顆星的組合緊密而有序,象征著新加坡人民的團結和互助的精神。
新加坡國徽
新加坡國徽由盾徽、獅子、老虎等圖案組成。紅色的盾面上鑲有白色的新月和五角星,其寓意與國旗相同。紅盾左側是一頭獅子,這是新加坡的象征,新加坡在馬來語中是“獅子城”的意思;右側是一只老虎,象征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之間歷史上的聯(lián)系。紅盾下方為金色的棕櫚枝葉,底部的藍色飾帶上用馬來文寫著“前進吧,新加坡!”
新加坡國歌 《前進吧,新加坡》
歌詞:讓我們新加坡的人民,一同攜手前進,向著幸福前進。我們熱烈地希望看見新加坡繁榮昌盛!我們一致團結起來,懷抱著新的精神。我們共同來祝愿:新加坡無限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