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第一橋 武漢長江大橋
幻翠
武漢長江大橋位于湖北省武漢市內(nèi),大橋橫跨于武昌蛇山和漢陽龜山之間的江面上,也就是常說的龜蛇鎖大江。
武漢長江大橋,“萬里長江第一橋”,是中國在萬里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在中國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于1955年9月1日開工建設,1957年10月15日建成通車,大橋的建設得到了當時蘇聯(lián)政府的幫助,蘇聯(lián)專家為大橋的設計與建造提供了大量的指導,但是中蘇關系破裂之后,蘇聯(lián)政府就撤走了全部專家,最后的建橋工作是由茅以升先生主持完成。前國家領導人毛澤東在此寫下“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表達了對武漢長江大橋的由衷贊美。
武漢長江大橋也是新中國成立后在長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被稱為“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建成伊始即成為武漢市的標志性建筑。
大橋為雙層鋼桁梁橋,上層為雙向四車道的公路橋,兩側(cè)設有人行道;下層為京廣鐵路復線,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橋身共有8個橋墩,每孔跨度128米,可讓萬噸巨輪通行無阻;底層有電梯可直達公路橋面,站在橋上眺望四方,浩蕩長江在三楚腹地與其最長支流漢水交匯,造就了武漢隔兩江立三鎮(zhèn)而互峙的偉姿,感覺十分豪邁。大橋的通車形成完整的京廣線,是國家南北交通的要津和命脈,同時也是中國最著名的旅游景點之一。
全橋總長1670米,其中正橋1156米,西北岸引橋303米,東南岸引橋211米。從基底至公路橋面高80米,下層為雙線鐵路橋,寬14.5米,兩列火車可同時對開。上層為公路橋,寬22.5米,其中:車行道18米,設4車道;車行道兩邊的人行道各2.25米。橋身為三聯(lián)連續(xù)橋梁,每聯(lián)3孔,共8墩9孔。每孔跨度為128米,為終年巨輪航行無阻起了很大的作用。
正橋的兩端建有具有民族風格的橋頭堡,各高35米,從底層大廳至頂亭,共7層,有電動升降梯供人上下。附屬建筑和各種裝飾,均極協(xié)調(diào)精美,整座大橋異常雄偉。若從底層坐電動升降梯可直接上大橋公路橋面參觀,眺望四周,望大江東去,整個武漢三鎮(zhèn)連成一體盡收眼底,也打通了被長江隔斷的京漢、粵漢兩鐵路,形成完整的京廣線,使人心曠神怡,浮想聯(lián)翩,真是“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2013年5月3日晚,由國務院印發(fā)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錄在國家文物局官網(wǎng)公布,56歲的武漢長江大橋入選國家重點保護文物,成為武漢市目前29處國保文物中最年輕的國保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