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文化藝術
愛在哭泣
拉祜族善于歌詠,嫻于舞蹈,其音樂舞蹈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獨特的民族風格。拉祜族民歌有頌歌、敘事歌、兒歌、情歌、喪歌等五類,各具特色。歌曲、樂曲和舞曲形式多樣,節(jié)奏多為復拍。
樂器有蘆笙、口弦、三弦、鑼、簫、笛子等。蘆笙舞是拉祜族的傳統(tǒng)舞蹈,舞蹈動作多與生產緊密結合,有薅秧舞、割谷子舞、打谷舞、豐收舞、孔雀舞等。從傣族傳人的擺手舞,已帶上了一些本民族的特點,與傣族擺手舞略有差異。
拉祜族文學的主要形式是民間口頭文學,形式多樣,內容多與勞動、頌揚反抗壓迫精神有關,形象生動具體。
長篇史詩《牡扒密扒》為研究古代的經濟生活、原始采礦業(yè)、婚姻制度和民族遷徒史的重要作品。
詩歌有一種稱為“陀普科”的隱晦語,具有為群眾喜見樂聞的隱晦規(guī)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