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干達的禮儀習俗(2)
弘博
烏干達主要概況
烏干達全國面積24.1038萬平方公里。人口1600萬(1987年),其中巴干達人占18%,索加人、尼揚科列人、圖爾卡納人各占8.2%,吉蘇人占7.4%,基加人占5%,盧格巴人占3.9%。
烏干達全國劃分為33個地區(qū)。首都坎帕拉。貨幣為“烏干達先令”。國語為斯瓦希里語,英語為官方語言,主要通用的民族語言為盧干達語。
烏干達社交習俗
烏干達人社交習俗總的特點可以用這樣幾句話來概括:
東非之國烏干達, 禮儀奇特人性雜;
迎賓愛稱很離奇, 女賓“媽媽”男“爸爸”;
實際這為敬重語, 它與稱謂 無葛瓜;
“鼓”為民族的象征, 神圣無比作用大:
鼓點報警、下命令, 擊鼓報喜傳萬家。
烏干達在生活細節(jié)上有如下特點
烏干達人待客總喜歡先敬一杯鮮美的香蕉汁,或是用肥嫩滴翠的香蕉葉子端上幾支黃橙橙的香蕉角,接著送上烤得微焦的香蕉作為點心,正餐是地道的烏干達風味的“馬托基”蕉飯。這種蕉飯,即使在盛大的國宴中也是不可少的。每當貴賓來訪或是舊友重聚,烏干達人往往要砍下香蕉樹,或插路口,或倚門口,用來表示對賓客的歡迎和祝福。他們最愛鼓。鼓是烏干達人的崇高象片。
現(xiàn)在烏干達國徽中間,就是一面鼓。它象征著烏干達民族的勇敢精神。鼓在烏干達成了一種傳統(tǒng)的通訊工具。他們可以用鼓點來下命令,招集呼喚人,人們還常擊鼓而舞歡慶勝利和喜悅等等。他們特別喜歡皇冠鶴,認為它美麗端莊、能歌善舞、長命百歲、象征吉祥,并把它視為民族尊嚴的象征,奉為深受崇敬的國鳥。他們喜歡談論藝術方面的問題,以及國際上的大事等。
烏干達禮節(jié)禮儀
烏干達人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慣以握手為禮。為對客人尊敬,通常他們習慣以“爸爸”、“媽媽”來分別稱呼男女客人(不代表稱謂,代表尊敬之意)。烏干達婦女在與女賓握手之后,一般還要圍著客人轉(zhuǎn)圈,嘴里還發(fā)出陣陣有節(jié)奉的尖叫聲。他們把這樣對待客人視為最親熱最友好的表示。
烏干達稱謂與問候
握手是通常的見面禮節(jié)。
烏干達約會與準時
事先約會并準時赴約是可取的
烏干達款待與饋贈
如果你應邀到烏干達人家里作客,給男主人或女主人帶一份禮物是合乎禮貌的,但并非必須。邀請時不言而喻地都包括夫人,除非另有說明。
烏干達交談
大多數(shù)話題可以自由議論。國內(nèi)和國際事務以及藝術等話題是最受歡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