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州 太行深處龍口村
溫柔虐
龍口,一個普通的太行山村,卻是藏在無數(shù)人心中的久遠記憶。
好多地方,只要去過一次,就成了永久的牽掛。
龍口村,就是這樣一個別致的小山村。
龍口村地處原康鎮(zhèn)西部深山區(qū)豫晉交界處,村子海拔1100多米以上,四面環(huán)山,處于山凹之中,由十八個自然村組成。
龍口村,原來并無村莊。據(jù)村內一通古碑記載,境內原有一古剎名寺---蟠龍寺,碑文記載境內原名鳳凰山,又曰車轅嶺。
清朝咸豐年間 ,合澗馬軍池村候姓先人搬來此處,繁衍生息,建成村落,現(xiàn)在村里候姓村民占到95%以上。據(jù)此可以看出龍口是時先有寺院,后有村。
處于深山的龍口村,石頭是最具特色資源,這里所有的建筑設施都與石頭連在了一起。
村子里那一棟棟的石徹墻民居,那一棵棵古老蒼桑的山楂樹,那一層層整齊排列的梯田,那熱情好客的山里村民,仿佛回到久違的家鄉(xiāng),一切都讓人心情愉悅,真實生動。
山楂曾是龍口村的主要特色產業(yè),村內村外、房前屋后、路旁田邊、山坡丘嶺,上百年的山楂樹隨處可見。
古樹、紅果、梯田、石房、石街……一切都那樣的生動淡然,在城里人眼里都成了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讓人好奇地探尋著山村的過去和未來,充滿著好奇和希望、沉醉而迷戀……
龍口村的傳說
說起村名的來歷,相傳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有關。
有一次朱元璋被元兵追殺,順著山溝一路奔跑,突然看到山坡上散落幾戶人家,饑腸轆轆的朱元璋敲開一家的門,討一碗飯吃。主人看他蓬頭垢面但氣宇昂揚,連忙為他生火做飯。誰知朱元璋剛把飯吞到嘴里,還沒來得及咀嚼,追兵就到了,朱元璋丟下飯碗就跑,看到澗水對面有個小山谷,慌不擇路,跳下河游了過去,元軍士兵也紛紛跳河追趕,可是游來游去就是一直游不到對岸,元軍干脆搭橋,但是一直有幾丈遠到不了對岸,又往河里填石,引起河水上漲,反而淹死了不少士兵。
元軍首領站在河邊,望著對岸只發(fā)愣,他突然發(fā)現(xiàn),對面的山谷正慢慢往上長,看著看著就長了幾十丈高了,半空中一條巨龍,張著大嘴對著元軍,元軍統(tǒng)帥嚇出一身冷汗,慌忙退兵而去。元軍退后,朱元璋從山谷里出來,順河而下,走出山外,終于成就大業(yè)。
后來,人們就把像龍一樣張開大口的山谷叫龍口,里面的村子就叫龍口村,村里原有一座盤龍寺,現(xiàn)只剩下一處遺址,據(jù)說移到了山外的宋林集(現(xiàn)原康鎮(zhèn)宋村),那兒是朱元璋上岸的地方。
如今,時代變遷,龍口村居民大都搬到了山外,只有幾位老人,守著自己的家園,陪伴著滄桑的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