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元宵節(jié) 每逢元宵放假七天全民狂歡(2)
和美郎
各式各樣的元宵花燈
元宵節(jié)放假,在宋朝又叫“放燈”,意思是開放城門,解除宵禁,允許城鄉(xiāng)居民自由進出,徹夜觀賞花燈。放燈的期限最短三天,最長則能延長到七天。宋徽宗剛即位時正是北宋商品經濟最繁榮的時期,他曾宣布在京師開封放燈七日,金吾不禁,吸引得全國人民腳板發(fā)癢,都想去首都觀燈?!端疂G傳》里描寫宋江和浪子燕青進京觀燈,與名妓李師師相會,就是發(fā)生在這個時期。
宋朝元宵花燈的樣式各種各樣,以小孩子上街時手里提的花燈為例,就有紗燈、紙燈、琉璃燈和塔燈四種材質。其中塔燈是用大塊青磚鏤空而成,由巧手工匠雕成七層寶塔形狀,每一層里都燃著一根小蠟燭,造型非常別致。元宵節(jié)當晚,兒童上街玩耍,手里提著塔燈,頭上戴著“鬧蛾兒”,一派歌舞升平氣象。什么是鬧蛾兒呢?就是用絲綢或者草紙扎制的裝飾品,有的像蝴蝶,有的像蜻蜓,有的像飛蛾,有的像蜜蜂……
兒童手里提燈,大街兩旁還要擺燈。當時街上最氣派的燈展是龍燈和鰲山燈。
龍燈是用稻草和鐵絲捆扎成一條巨龍,稻草上插著幾萬盞花燈,從龍頭到龍尾長達一百多丈,彎彎曲曲綿延幾條街,光彩奪目,一眼望不到邊。
鰲山燈的制作工藝比龍燈復雜得多,需要幾十個工匠通力合作,先用巨木、竹子和鐵絲扎出層層疊疊的骨架,外面用青幕遮蓋,扎成蓬萊仙山的造型;然后再用彩色的絲綢扎出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的坐像,分別安放在兩側的山頭上,中間最高的山頭則要擺放一個暗設機關的大木柜,木柜里面貯滿清水;最后在這座假山上掛滿紗燈、琉璃燈以及可以旋轉的走馬燈。到了晚上,所有花燈一起點亮,整座假山亮如白晝,山頂瀑布飛濺,山腰仙人浮現(xiàn),宋朝市民一起觀賞,直玩到黎明時分才慢慢散去……
在宋朝,元宵之夜是不受約束的,平日里的禮教女子不能出門,而在元宵這天可以相約出門游玩,賞花燈、轉三橋。家中的男人是不能跟隨的。優(yōu)美的月光下,身著白色的“夜光衣”的女人顯得更加典雅大方,吸引了不少年輕人的目光。平時很少接觸的男人和女人,在元宵節(jié)之際就不用顧及他人的目光,攜手并肩,共訴心曲??磥硭纬脑?jié),有點情人節(jié)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