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花令——柳
巧榮
柳樹,在傳統(tǒng)文化中賦予了他太多的含義,故友遠(yuǎn)離,折柳送別。春意盎然時(shí),是柳色青青。
柳,作為華夏大地上一個(gè)古老的樹種,見證了中華民族的興衰,昔我往矣,芳草萋萋;今我來思,楊柳依依。
柳
1、濛柳添絲密,含吹織空羅——《詠雨》 唐·李世民
2、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shí)花滿城——《東欄梨花》 宋·蘇軾
3、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念奴嬌·春情》 宋·李清照
4、青門弄煙柳,紫閣舞云松——《樂游原》 唐·李商隱
5、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唐·杜審言
6、波渺渺,柳依依——《江南春·波渺渺》 宋·寇準(zhǔn)
7、梅花大庾嶺頭發(fā),柳絮章臺(tái)街里飛——《對(duì)雪二首》 唐·李商隱
8、旋撲珠簾過粉墻,輕于柳絮重于霜——《對(duì)雪二首》 唐·李商隱
9、弱柳從風(fēng)疑舉袂,叢蘭裛露似沾巾——《憶江南·春去也》 唐·劉禹錫
10、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納涼》 宋·秦觀
11、西園有分,斷柳凄花,似曾相識(shí)——《瑞鶴仙·秋感》 宋·吳文英
12、花外樓,柳下舟——《梅花引·荊溪阻雪》 宋·蔣捷
13、出犯繁花露,歸穿弱柳風(fēng)——《清明日》 唐·溫庭筠
14、金陵種柳歡娛地,庾嶺逢梅寂寞濱——《鷓鴣天·樽俎風(fēng)流有幾人》 宋·辛棄疾
15、亞夫營(yíng)畔柳濛濛,隋主堤邊四路通——《楊柳》 唐·汪遵
16、楊柳絲絲弄輕柔,煙縷織成愁——《眼兒媚·楊柳絲絲弄輕柔》 宋·王雱
17、池上柳依依,柳邊人掩扉——《春晚》 宋·左緯
18、柳外輕雷池上雨,雨聲滴碎荷聲——《臨江仙·柳外輕雷池上雨》 宋·歐陽修
19、請(qǐng)君莫奏前朝曲,聽唱新翻楊柳枝——《楊柳枝詞九首》 唐·劉禹錫
20、煬帝行宮汴水濱,數(shù)枝楊柳不勝春——《楊柳枝詞九首》 唐·劉禹錫
21、好是春風(fēng)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移家別湖上亭》 唐·戎昱
22、草色青青柳色黃,桃花歷亂李花香——《春思二首·其一》 唐·賈至
23、紅粉當(dāng)壚弱柳垂,金花臘酒解酴醿——《春思二首》 唐·賈至
24、柳重?zé)熒?,雪絮飛來往——《蝶戀花·面旋落花風(fēng)蕩漾》 宋·歐陽修
25、楊柳回塘,鴛鴦別浦——《芳心苦·楊柳回塘》 宋·賀鑄
26、上林苑里花徒發(fā),細(xì)柳營(yíng)前葉漫新——《春日京中有懷》 唐·杜審言
27、千萬縷、藏鴉細(xì)柳,為玉尊、起舞回雪——《琵琶仙·雙槳來時(shí)》 宋·姜夔
28、煙迷露麥荒池柳,洗雨烘晴——《采桑子·書博山道中壁》 宋·辛棄疾
29、柳外殘陽,回照動(dòng)簾鉤——《江城子·墨云拖雨過西樓》 宋·蘇軾
30、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好是日斜風(fēng)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真州絕句》 清·王士禎
31、東風(fēng)柳陌長(zhǎng),閉月花房小——《綠羅裙·東風(fēng)柳陌長(zhǎng)》 宋·賀鑄
32、樹頭蜂抱花須落,池面魚吹柳絮行——《殘春旅舍》 唐·韓偓
33、約清愁、楊柳岸邊相候——《粉蝶兒·和趙晉臣敷文賦落花》 宋·辛棄疾
34、柳下笙歌庭院,花間姊妹秋千——《破陣子·柳下笙歌庭院》 宋·晏幾道
35、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dòng)歸橈出道場(chǎng)——《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zèng)諸客》 唐·白居易
36、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寒食》 宋·趙鼎
37、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杭州春望》 唐·白居易
38、月華如水,波紋似練,幾簇淡煙衰柳——《踏莎行·月華如水》 清·納蘭性德
39、要小舟行釣,先應(yīng)種柳,疏籬護(hù)竹,莫礙觀梅——《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 宋·辛棄疾
40、杖履逍遙五柳旁,一辭獨(dú)擅晉文章——《過菊江亭》 明·于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