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泰州(姜堰)生孩子舊俗
靖易桑
客喜
客喜即懷孕,除講究營養(yǎng)外,忌吃兔肉、雄雞、螃蟹、辣椒,以防新生兒兔唇、夜啼或脾氣暴。整個孕期,穿衣、睡覺、走路、做家務都要注意保胎,要心情愉快。
催生
臨產(chǎn)前,娘家為新生兒做兩件紅毛衫褂兒,其它衣服件數(shù)要成單。送一只窠兒,放六根小帳竹子“祝子”;一棵萬年青,象征長命百歲;一把紅蘿卜,寓意生小蘿卜頭兒;一把雪棗,諧音“早子”。還要一只糖罐和一些艾草、草紙等。
過街
催生后,即帶姑娘回娘家,當晚回來。讓孕婦活動一下,有利順產(chǎn),也可滿足姑娘眷戀娘家之情。
生養(yǎng)
有“借死不借生”的說法。即使養(yǎng)在娘家,也要包紅紙封兒。婆家要供催生娘娘像,產(chǎn)房窗戶要貼送子娘娘像,要燒紙錁,求祖宗保佑大小平安。孕婦生養(yǎng)前吃兩只雞蛋,寓意生小孩如雞子下蛋那樣容易。伢兒落地時,若有人碰巧跨進房間,叫“踏生”,說是日后伢兒性格就像他。催生婆要把小兒衣胞窖在產(chǎn)婦的床底下,以后教育伢兒記住他的衣胞地。
洗三
生養(yǎng)第三天,催生婆用9個紅蛋(女孩用桂圓),每次拿3個在伢兒頭上滾一圈,接連3次,邊滾邊說些吉利話,叫“滾頭蛋”。再拿滾過的蛋給多年不生伢兒的婦女吃,祝她早生男孩。女孩洗三這天穿耳眼,扣紅線。
送紅蛋、毛米粥
蛋不取雙數(shù),米不取足數(shù),寓后代繁衍不息。伢兒一出世,立即煮3個雞蛋,點個紅點,加上1個包糖,送到娘家。三朝正式送紅蛋,送3個不要回人情。送到5個以上,表示要送點小禮。送到9個以上,對方就得看月子。送娘家要99個。
開奶
喂奶之前,先要在乳頭上涂點黑墨水,希望伢兒長大有文化。
暗房
滿月前,產(chǎn)婦的房間稱暗房,產(chǎn)婦稱紅人,月內不能出暗房。門窗要關嚴,防上歪風邪氣沖進來。丈夫也要擱鋪睡在外面,只能由女性送茶湯。
看月子
“洗三”開始,諸親六眷陸續(xù)上門探望產(chǎn)婦。并帶蹄子、肚肺、鯽魚、老母雞、雞蛋、紅糖、馓子等慰問品。
做滿月
早上吃圓子,晚上吃滿月酒。來客送長命鎖、項圈、手鐲、腳銬等。外婆做一項狗頭帽,一頂風帽。帽上嵌瑪瑙、翡翠、福祿壽三星等裝飾,底邊釘兩顆鈴兒。
剃胎毛
理發(fā)師傅剃下第一刀胎毛,即用紅綠線繞一個小頭發(fā)球,掛在帳鉤上以壯伢兒膽。
求子
婦女久婚不育,受家庭及社會歧視。一些求子心切的人,即求神拜佛,許愿作法:
打癡婆元宵節(jié)晚,親友鄰居將久婚不育婦女拖到土地廟前跪下,用馬刷或笤帚打屁股,邊打邊問,直到婦女答應“養(yǎng)小伙”為止。
跑三橋
姜堰南岱寺旁有3座橋。元宵節(jié)晚上讓不育婦女去3座橋上走一遭,并偷1塊橋磚帶回。次年若生男孩即來燒香還愿,有的富家還重修三橋。
摸佛腳
二月十九逢大泗陳家埭廟會,婦女去廟里燒香拜佛,摸一摸觀音像的腳,并拿一只小紅鞋去佛腳上套一套,求觀音送子。
送“劉碗”
據(jù)說劉氏人丁興旺,可偷劉家一只碗送給求子的婦女。另外,有送“船樁”、“漁網(wǎng)”、“廓磚”、“張仙”菩薩等,不一而足。
取名
洗三這天,摟腰媽子在房外問:“XX奶奶,你今朝在哪家的?”接生婆在房內答:“我在XXX(新生兒名)家洗三的”。摟腰媽子說:“好?。 苯又撕险f:“三朝取了兒的名,終身到老不改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