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亚洲人成日韩中文字幕不,亚洲欧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本一级a爱片免费观看

<sup id="mtwjv"></sup>
<legend id="mtwjv"></legend>

    云南各地過年習(xí)俗

    凝思郎

    云南各地過年習(xí)俗

    云南氣候獨特,方言不同,飲食豐富,過年過節(jié)的風(fēng)俗也有自己的特色。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云南人是怎么過年的。

    老昆明年俗

    這些年來,每到過春節(jié)時,人們都不由地感嘆“年味”淡了。究竟什么是年味?也許就像作家馮驥才說的——人情味才是最深的年味。“年味”究竟跑到哪兒了呢?

    過“小年三十” 小年過完過大年年味漸漸濃

    昆明人有兩個“三十晚上”, “大三十晚上”就是除夕,而這“小三十晚上”就是北方稱作的辭灶,又叫做“送灶君”、“南糖節(jié)”,一般人喊做“過小三十晚上”,時間是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的晚上。送的對象是灶君,像供在廚房灶頭,像上書“東廚司命定福府君”,每天飯前都要敬三柱香。

    貼唐詩 沿街讀來妙趣橫生

    汪曾祺先生曾用清新的筆調(diào)描寫他在昆明過春節(jié)的親身經(jīng)歷:昆明較小的店鋪的門面大都是這樣,下半截是磚墻,上半截是一排四至八扇木板,早起開門卸下木板,收市后上上。過年不卸板,板外貼萬年紅紙,上寫唐詩各一首,此風(fēng)別處未見。初一上街閑逛,沿街讀唐詩,亦有趣。

    打醋炭 驅(qū)除晦氣吉祥如意

    “打醋炭”也是老昆明一個頗具特色的年俗。除夕之夜,在火盆里裝著燒紅的炭和松針,然后往火盆里灑醋,用醋蒸汽來“清潔”空氣,然后關(guān)門,把火盆拿出大門倒掉,寓意著一年的晦氣被徹底驅(qū)除出家門,這就是昆明獨有的“打醋炭”年俗。打醋炭據(jù)說源于陜西,明朝時期傳入昆明,打醋炭不僅僅是一種年俗,哪怕放在今日也是一種十分科學(xué)的空氣消毒法。

    年三十鋪松毛 買水仙花 一室清香

    鋪松毛是昆明特有的年俗,據(jù)說源于彝族兄弟對松樹的崇拜。在上世紀(jì)六七十年代昆明物質(zhì)相對匱乏的背景下,過年過節(jié)較難找到人多使用的桌椅板凳,地上鋪滿青松毛,全家便可席地而坐,聚在一起吃年夜飯;此外,按照習(xí)俗,從大年三十開始,家里是不能掃地或是倒垃圾的,因為怕把“運氣”掃走了,所以鋪上松毛還有“藏住財運”的作用。

    而水仙花則是裝飾應(yīng)景之用,因為水仙花每年只有在過年期間這一次開花,而且花開芳香四溢、姿態(tài)迷人,所以受到了很多家庭的喜愛。以前在景星花鳥市場就有很多售賣水仙花的,許多大媽們?yōu)橛懠€專門要挑選有6個或8個花苞的。

    年三十吃長菜 清清白白長長久久

    長菜,是老昆明年飯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寓意長吃常有,長長久久。

    老昆明人愛吃的長菜是將大年三十吃不完的菜煮一大鍋,一直吃到正月十五,菜發(fā)酸了就加許多辣椒進去。長菜不能用刀切碎,要一根根完整的煮,如蒜苗、青菜等等,都要完整的煮。后來發(fā)展成為專門的年菜煲,里面有豬骨頭、酥肉、蒜苗、青菜,自己喜歡吃的菜都可以放在里面煮。

    吃年夜飯前先祭祖

    祭祖的菜肴必須有青菜、白菜、芹菜和魚,表示清賬、有余。祭完祖后,孩子們給長輩行禮要壓歲錢。然后,放爆竹、貼門神和春聯(lián)。爆竹點燃后,響聲不能中斷,中斷了會斷了財氣,一旦發(fā)生這種中斷,必須立刻點響備用的另一串。

    除夕貼門神 大鬼小鬼進不來

    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云南省政府下了個命令,門神改為岳飛、戚繼光,表達云南人民抗擊外來侵略者的決心。這個“官方意志”獲得了老百姓的一致?lián)碜o,政府也印了大量門神圖發(fā)放,一時間,老昆明的家家大門上都是這兩位民族英雄威風(fēng)凜凜的形象。

    “翻梢”守歲 來年翻身時來運轉(zhuǎn)

    汪曾祺先生在昆明生活的7年間,就經(jīng)常見到春節(jié)期間在街邊“賭賽劈甘蔗的場景?!绷硪粋€與甘蔗有關(guān)的年俗是“翻梢”,翻梢是在年三十晚上用一顆甘蔗把門頂起來(有人家會用到兩株甘蔗,代表好事成雙)。年初一時,把甘蔗的梢翻過來,意味著新一年“翻身”,

    大年初一吃餌塊 小小餌塊寓意大

    昆明人過年一定要吃炒餌,這碗餌塊非常講究。首先餌塊大多是自己做,用好米泡上四五個小時煮熟后,用“對”舂出來,舂餌塊的“對”很大,要用腳踩,舂后揉成圓圓的筒狀,晾干后用松毛捂起來,不讓它干裂。做餌塊很麻煩,所以常常是幾家合在一起做,一次做很多份送親戚好友,一般是今年我家做你家就不用做,明年你家做我家就不做了。所以,小小一筒餌塊里,包含了你敬我我敬你的人間情意。

    過年的這碗餌塊是用老臘肉、腌冬菜、青豌豆、甜醬油一起炒,油漉漉香噴噴,既是下酒菜又是主食。

    大年初二迎財神 來年財運滾滾來

    大年初二是老昆明人迎接財神的日子,一早需買“發(fā)燭”——過去引火的木片、紙元寶,特別是昆明特有的“元寶鯉魚”供在財神面前,以圖一年財源廣進。

    大年初五不串門 避開晦氣新一年順順當(dāng)當(dāng)

    傳說這天最怕“破五”。這天忌串親訪友,也不準(zhǔn)串門,說是走親會把晦氣帶到別人家。另外還有婦女不能用針縫紉、不能打碎東西等諸多禁忌。過了初五這天,很多過年時的禁忌就打破了,故而稱此日為“破五”,可以掃地,過年關(guān)門的店鋪可以營業(yè),婦女也可以用針縫紉了。

    初七初九趕廟會 不做宅男宅女

    每年初七,昆明西壩東岳廟會舉行廟會,昆明人就到金汁河邊拜神燒香,其實也是郊游。過年總不能天天都在城里“宅”著吧?廟會上還支起秋千架供大家玩耍,青年男女們也借機尋找意中人。

    不過,更熱鬧的郊游是正月初九的金殿廟會,傳說這一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這一天,不只是在金殿所在地的鸚鵡山上舉行廟會,廟會的攤子還延伸出好幾里地,有各種雜耍表演、打把勢、高蹺、耍獅子、對山歌、唱小調(diào)。舊時昆明人趕金殿廟會,都是自帶飲食在山上野餐,呼朋喚友,一片熱鬧。

    大年初十賞燈會 昆明人也過夜生活

    正月初十之后,每天晚上,在正義路一段,一到夜里,燈火輝煌。燈會一直熱鬧到元宵節(jié),老昆明人說“元宵”的意思就是“年過完銷假”了,這天老昆明人才會撤去過年期間的神臺及供品,晚上煮元宵吃。傳說,元宵的名字和云南還有點關(guān)系,說的是民國袁世凱稱帝,覺得“元宵”這個名字對他不吉利,下令改稱為“湯圓”,但云南人就不改,護國起義一槍把袁世凱打下馬來,應(yīng)了“元宵”的音。

    元宵要“偷青” 剩男剩女忙脫光

    網(wǎng)絡(luò)版的偷菜游戲竟存在于舊時的昆明,這就是偷青。“偷青”(“青”“情”同音),偷了“青”就不再是“剩女”、“剩男”。說的是沒有結(jié)婚的昆明男女要在元宵節(jié)這天晚上去別家的田里偷點菜回家,之后便能夠“脫光”。民國年間,“偷青”變成了大規(guī)模哄搶昆明郊區(qū)菜農(nóng)栽種的農(nóng)作物的活動,惹出不少糾紛,政府不得不明令禁止。這都怪老昆明人玩得太嗨,以至于這個民俗毀在了昆明人自己手上。

    封門 送走煩勞

    過去的一些老昆明人家還有封門習(xí)俗,即在大門外左右兩邊墻上貼印有招財童子騎龍馬的封門紙。封門后,任何人都不會再隨意出入了。然后又用同樣的方法封住院里的水溝和井,當(dāng)晚也不能再向溝中倒水,向井中打水。據(jù)稱,這是人們以此送走一年的煩勞,要在新舊交替之時,讓自己得到片刻的休息。

    正月十六送百病 新一年身體安康

    老昆明人“送百病”,就是由老人帶著全家人找個十字路口焚香,老人問疾病送走了沒有,大家答“送走了”,所有人再走另一條路回家,不能原路返回。老昆明人說,在新的一年這樣做了后,所有曾經(jīng)的疾病、災(zāi)難,就這樣永遠不會回來了。萬象更新,周而復(fù)始,過年到此也就正式過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