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各地過年習俗(3)
凝思郎
各地州年俗
云南是個少數民族聚居的省份,全國沒有一個省區(qū)市過年能像云南這么豐富多彩,奇特誘人。
楚雄州
立青松、鋪松針、守祖先除夕
除夕那天,在很多彝族村寨里,每戶人家的門前都會立起一棵青松,表示除舊迎新、免禍消災;堂屋的地上鋪著一層厚厚的松針,用于坐在上面吃年飯。除夕夜,成年男子必須通宵達旦地守夜,表達對祖先的敬意。
婦女享特權 大年初一
按照習俗,大年初一,婦女被免除所有的家務活動,以示對婦女在過去一年中辛勞的感激之情。
蕩秋千、打陀螺、跳歌 春節(jié)期間
在每個白天的娛樂活動中,女子玩各種類型的秋千,而男子則打陀螺。男女老少都集于場邊觀看,熱鬧非凡。夜晚9點左右,另一項隆重的活動開始,那就是“跳歌”,入場的男女手拉著手,自然地圍著篝火,隨著音樂的節(jié)奏,向逆時針方向轉動,一直持續(xù)到凌晨兩三點。
賽裝節(jié) 正月十五
今年正月十五,永仁縣還將開展賽裝節(jié)。賽裝節(jié)為永仁縣增添些許浪漫色彩,彝家妹子身上的衣裳等著你來評判。
過年必吃
餌塊
大年三十夜守歲是楚雄州年俗之一,在除夕這一天,下午四點多鐘全家人要在一起吃餌塊,原因是吃晚餐的時間晚,而且要慢慢吃等候守歲。做晚飯時,要根據已經過完這一年的月數盛米,如果是十二個月,就拿十二碗米,如果是閏月,就拿十三碗米。表示過去的一年已經結束。
豬頭肉
做菜時,有一樣必不可少,就是家里殺豬后的豬頭肉,每個人要吃豬頭肉,預示來年有一個好的開頭。正月初一,大清早的早點一定要吃甜食,象征著新的一年里生活甜甜蜜蜜。這晚,灶膛里的柴火通夜不滅,全家人相守歡聚到十二點以后,歡歡樂樂吃“團年飯”。春節(jié)期間,家家戶戶每天都要做豐盛菜肴,寓意明年豐衣足食。
大理州
置辦年貨、準備食材 除夕前
白族人民過年的活動饒有風趣,自臘月起家家都要置辦年貨、殺豬、磨豆腐、舂餌塊和糯米粉。
祭拜、吃團圓飯 除夕
除夕那天,各家主事人都要帶著飯菜、茶酒用托盤順著天地、大門、水井、灶神、祖先牌位的順八進行祭拜,然后全家人吃團圓飯。
耍龍燈、舞獅子、放高升 春節(jié)期間
節(jié)日期間,白族人民有耍龍燈、舞獅子、對歌跳舞等傳統文娛節(jié)目。白族人民過春節(jié),還會開展一項傳統的活動——“放高升”。取一根大竹子,竹節(jié)里裝上火藥,點燃以后,可把整棵竹子射向天空,高達一百多米。這項具有千余年歷史的活動,帶有濃郁的民族氣息,反映了白族人民勇敢向上的強悍性格。
南澗龍燈會 正月初九
每逢正月初九,是南澗彝族自治縣的龍燈會,傳統年味盡在其中。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要給玉皇大帝拜生日,祈禱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國泰民安;并用彈奏洞經音樂、龍燈朝賀等來表達敬奉之意和喜慶之情。
彌渡花燈節(jié) 正月十五、十六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鬧花燈,是云南著名景點大理州彌渡縣密祉鄉(xiāng)的傳統活動,已傳承了上千年的歷史。節(jié)日期間,密祉鄉(xiāng)的所有大小自然村都要組織一支支花燈隊到密祉的大寺街進行舞獅、耍龍燈、花燈表演等,用自編自唱的方式慶祝人民的生活好,共同祝愿來年的生活更加美好。
過年必吃
團圓飯
隆重的團圓飯,白族人民會在餐桌中央擺一個大的銅火鍋,必上豬頭肉,周圍有八大碗(東坡肉、酥肉、粉蒸排骨、涼拌拼盤、煮大白豆、煮干竹筍、雜碎湯、酸菜扣肉)寓意深刻的節(jié)日菜肴。初一大清早,全家老幼都喝泡米花糖水,以示新的一年能過上花蜜般的甜日子。春節(jié)期間,白族人民還喜歡品嘗當地的白族三道茶(苦茶、甜茶、回味茶),及在家里烤乳扇,沾點蜂蜜,寓意明年甜甜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