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禮俗(7)
志鮮
臘月三十
炸秦檜
我國著名的抗金英雄岳飛于南宋紹興十一年(1142年)除夕被秦檜殺害。宋孝宗時得以平反,追封鄂王,民間開始了每年除夕祭祀岳飛的風(fēng)俗。這天老百姓出于對奸臣的痛恨要做一種叫“油炸檜”的食物作供品,即把兩塊面扭在一起,一根為秦檜,一根為秦妻王氏,放在鍋里油炸而成。這種食品后來演變稱為“油炸鬼”、“油果”、“果子”等,即今天的早點油條。受這種風(fēng)俗的影響,山西農(nóng)村群眾要在這一天油炸過年的各類肉食、面食,還要供上祖宗牌位和亡親靈位請他們回家過年。
守歲
除夕之夜,家人團聚,通宵不眠,謂之守歲。其意義在于送走舊年,迎接充滿希望的新歲。守歲之俗本起源于宮中,明確記載除夕守歲之史事始于隋煬帝,據(jù)說這位極盡奢侈的皇帝每當(dāng)除夕守夜時,就用沉香木、檀木點架篝火,一夜就燒去二百多車,火光沖天,香聞數(shù)十里。盛唐時期,更是君臣歡宴,通宵歌舞。此后民間也競相效仿,成為風(fēng)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