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葬禮習俗(5)
江晚吟
哭 喪
親人去世,孝眷悲痛,以哭聲來表達哀悼之情,稱為哭喪。哭喪通常是邊哭邊訴說死者生前的勞績和對死者的眷念之情。有些地方哭喪時有一定的音調(diào)和內(nèi)容,音律低沉,句末往往有拖腔拔調(diào)的韻律和裝飾音,許多婦女尤其是四五十歲以上的農(nóng)村婦女能根據(jù)這種調(diào)式,隨口填詞編唱,或寄托哀思,或訴說身世,或發(fā)泄內(nèi)憤。
在福州,民間流傳有《十訴苦情》、《十二月孝順歌》、《可憐歌》等,均很感人。因不同對象,哭的內(nèi)容也不同,如對上壽的人往往哭唱道:“哎呀,娘奶(或郎罷,福州方言,娘奶是母親、郎罷是父親)呀,汝的一生又勤又儉,沒吃過補、也沒過一天好日子,怎么一病就走去,留下男仔、女仔好凄涼……?!币恰吧倌晖觥保拚{(diào)更為凄切:“短命呀,汝一病就去,誤了三等四等人。汝不顧父母年邁,佬媽后生伲仔細(小)。汝不顧青春年少……?!?/p>
女兒哭唱其父:“十層樓梯只是柴。哎呀,我的郎罷呀,你親手栽樹成林,砍木造梯多苦辛。就像你辛苦培育子女長大,一生沒吃沒補,埋在田園,四季不閑。如今你歸土去,可憐男女思念在心。叫我郎罷你不應,見我郎罷造梯的影子你不現(xiàn)……?!蓖B(yǎng)媳哭唱其婆婆:“要訴苦情當年事,哎呀,我的婆婆呵,當初在你手下,你那柴做心肝,鐵鑄五臟,不顧風霜雨雪,不問寒暑冷暖只要我做牛做馬……。”早晨供飯湯時唱道:“早晨起來思量我親奶娘(或郎罷),上湯上桌,心酸好凄涼……?!背鰵浨凹赖焱龌甑目蕹酁榘~:“父像南山青松柏,四季常青蔭后人。好讓男仔多出息,好讓女仔有富榮……?!被颉澳滔褫婊ㄩL青草,一年綠滿蔭后人。好讓家庭長進益,好讓子孫享安寧……?!?/p>
在閩南,出嫁之女接到訃告后,沿途號哭,稱“哭路頭”,家人接入廳堂后,哭得更為凄絕:“我的父(母)呵,亦無可加食(多活)十年八年,可來成子成兒呵,我的父(母)喲……?!遍}東地區(qū)有《四十九孝歌》,守靈期間每天朝夕哭唱。有些地方哭喪時不能擦鼻涕,任其拖到地上,顯得更加悲切。舊時在閩南一帶還有雇人來哭喪的。近年來,福州一帶則用錄音機錄下哭喪過程,以供送葬時沿途播放。
哭喪自古以來都有一定慣例,《禮記》中有“婦人迎客送客不下堂,下堂不哭,男人出寢門見人不哭”的記載。福建大多數(shù)地方也有“臨喪不笑”、“望柩不歌”等說法,俗忌淚水滴在尸體上,穿壽服時不哭,蓋棺安釘時不哭,深夜不嚎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