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穿青人的婚姻習俗(2)
嘉瑞君
二、婚姻締結過程
穿青人的婚姻締結過程程序復雜,禮俗繁多,包括說親、“燒小香”(亦稱“燒毛香”、“發(fā)八字”)、“燒大香”(也稱“打響”,原因是“燒大香”比“燒小香”規(guī)模大且更正式)、接親、發(fā)親、迎親、“坐床”、鬧新房、回門等程序,皆獨具特色。
1、說親
當穿青青年男女通過“對歌”以及親戚介紹等方式認識并皆有意且男方父母不反對后,要請媒人去女方家說親。穿青人沒有專門的媒人,媒人通常由男方親戚且與女方家熟識的人擔任。說親階段,穿青人有“頭回不打狗,二回不裝煙,三回不敬茶”的說法,因此媒人需往返幾次才能把親說成。媒人第一次到女方家(不用帶禮物),要先拉家常,談與說親無關的事情。當談得投機時,媒人就把話鋒轉到說親上來:“××(常為親戚稱呼),某家××看上了你家的××姑娘,托我來講她去服侍他家兩位老人。”女方父母常謙虛地說:“我家這個姑娘腳笨手拙,人又老實,連她自己都服侍不好,還要我們服侍她哩?!比绱四阋谎晕乙徽Z,媒人總是不停地夸女方是如何的能干,與男方是如何的般配,而女方父母則一個盡地找各種理由來“搪塞”。
臨離別時,媒人通常說:“那我下次什么時候再來呢?”以此打探女方父母的真實意見。當女方父母對男方比較了解且不愿意開這門親,就會說:“為其他事的話就來,為這個事就不用來了。”若女方父母對男方還不了解或是有開親的意向就會說:“你看什么時候方便就什么時候來?!泵饺嘶氐侥蟹郊依飳⑶闆r告訴男方父母,男方父母要款待媒人,并和媒人商量好再次去的時間并安排好相關事務。在此期間,女方父母往往會想方設法地打聽男方的為人及家庭情況,以決定是否開這門親。
第二次,男方要與媒人一起去,去時要帶酒或面條作為禮物,但女方家是不輕易收此禮物的。到女方家后,女方父母通常叫其子女陪男方一起玩(如打撲克等),以把男方支開。稍寒暄后,媒人就直奔主題地問:“上次的事情你家兩個老人考慮得如何了?”女方父母同樣謙虛地說:“我們家姑娘還不懂事,怕服侍不了他家兩個老人?!泵饺擞终f:“他家我是了解的,兩個老人都老好,姑娘嫁過去是不會吃虧的?!迸礁改高€會推脫說:“我們老的不得什么說的,就是不曉得我家姑娘愿意不?!泵饺擞终f:“那么麻煩你們兩個老人好好做做你家姑娘的工作,我們過段時間再來?!迸礁改溉绻膺@門親事,就把男方帶來的禮物收下,親事算是有了“眉目”,媒人和男方就高高興興地回去。
一段時間后,男方和媒人再一次帶著禮物去女方家。一陣客套話后,媒人說:“你家姑娘是什么意見嘛?”女方父母把女兒叫來,當著媒人的面問其是否愿意(實際上早已征求過女方意見)。女方害羞地說:“老人們怎么說就怎么辦。”媒人不失時機地打圓場說:“既然這樣,那么今后兩家就不分你我了,有什么‘大屋小事’要互相通知?!比缓?,女方家要設宴款待男方和媒人。媒人回去后,把情況告之男方父母。男方父母要主動聯(lián)系女方父母,確定“燒小香”的日子。
2、燒小香
“燒小香”日子到來之前,男方家要將“燒小香”所需的禮物準備好。禮物包括四段青布、錢、酒、香、紙、燭等。四段青布用來送給女方父母及爺爺奶奶,稱為“奶母布”,同時亦給少量的錢(通常為每人100元或200元,依男方家庭情況而定),稱為“奶母錢”。酒、香、紙、燭等則用來供女方家的“五顯菩薩”。
“燒小香”的主要目的是獲取女方的生辰八字,故“燒小香”又稱“發(fā)八字”。寫有男女方生辰八字的紅紙(或紅布)稱為“庚帖”?!案钡膶懛ㄊ牵河靡怀咴S寬的方形紅紙,左上角寫“天”,右上角寫“長”,左下角寫“地”,右下角寫“久”,合起來念就是“天長地久”;左邊豎直寫“良緣由鳳締”,排行寫“坤造”,再豎直寫“×年×月×日”,右邊豎直寫“佳偶自天成”,排行寫“乾造”,再豎直寫“×年×月×日”;中間正上方男方家寫“鸞”,女方家在“鸞”字下寫“鳳”,男方家在“鸞”字右邊寫“鳴”,女方家在“鸞”字左邊寫“和”,合起來即“鸞鳳和鳴”。男方家得到“庚帖”后,即返回家中將“庚帖”放在“五顯菩薩”前的神龕上,如隨后幾天家里沒有發(fā)生諸如死雞死豬之類的事情,認為男方與女方的八字“合得來”,則對此婚姻滿心歡喜;如發(fā)生此類不祥事件,即男方與女方的八字“合不來”,要請先生來“解”,婚事成后亦有陰影,嚴重者則婚事就此結束。
確認男方與女方八字“合得來”后,男方家請“先生”“看日子”,決定去“燒大香”的吉日。同時,媒人還要往返男方家和女方家,將彩禮的數(shù)額定下來。
3、燒大香
“燒大香”的日子來臨,男方家要請兩個“正客”(通常為與男方家關系密切、能說會道且熟悉婚姻禮俗的人),加上媒人、男方及其父親、兄弟、好友等六或八人,帶上香、紙、蠟、鞭炮、雄雞、酒、肉等以及商定的彩禮去女方家。女方家要通知家族中的內(nèi)親內(nèi)戚迎接,并準備好招待男方家來客的酒席。夜幕降臨,即開始行“燒大香”的禮節(jié)。
禮節(jié)由“正客”之一主辦。在“五顯菩薩”前點香燃燭燒紙后,開始行“三拜禮”。主辦的“正客”面向女方家“五顯菩薩”跪下(現(xiàn)多不跪,僅作揖),磕第一個頭說:“千家百姓,伯爺同姓,不得財禮,舉手拜見。”然后起身作揖。跪下磕第二個頭說:“千家門中,祖德光中,不得財禮,舉手拜見?!痹俅纹鹕碜饕?。跪下磕第三個頭說:“千家高堂,祖代先亡,不得財禮,舉手拜見?!逼鹕碜饕竞?,“三拜禮”結束。接著,用雄雞一只敬“五顯菩薩”。然后,將彩禮交與女方家安排的“點禮人”(一般為女方的姑媽、姨媽等至親),并隨彩禮附以“點禮錢”(一般為12元)?!包c禮人”“點禮”無誤后,燃放鞭炮,親事就此定下。當夜,女方家要安排男方家來的所有人住下。女方要抬洗腳水給男方的父親和“正客”洗腳,男方的父親和“正客”要“打發(fā)”錢給女方(多少依各自經(jīng)濟情況而定),女方也要贈之以鞋子和鞋墊。
第二天,吃過早飯后,男方即回程,“燒大香”結束。男方回來后,要請“先生”“看日子”,確定迎娶的日期,并告之女方家。較早以前,“燒大香”后男方的父親還要帶著男方依女方家族內(nèi)至親的多少背一籠雞去分送,謂之“背雞認親”。此俗現(xiàn)已不存,但過年時,男方必去給女方家及其家族內(nèi)的至親拜年,或可看成是“背雞認親”習俗的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