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酒和山西人飲酒禮俗
喜英醬
人們都知道山西的煤礦多,山西的小煤窯舉世聞名??墒侨藗兛赡軐ι轿鞯木撇]有多少了解,其實山西的酒也有相當久遠的文化。
山西杏花村的汾酒,已有1400多年的釀造歷史,南北朝時已享有盛譽。汾酒以晶瑩透明之形、純正綿長之色、美舌生津之味三絕,被譽為“仙酒”、“玉液”、“瓊漿”,成為山西人的驕傲和滿足口腹之福的佳釀。除汾酒外,山西還產(chǎn)有“蘭羞薦俎,竹酒澄芳”的竹葉青酒,“香飄萬里醉半山”的長治潞酒,“六曲飄香”的祁縣六曲香酒等等,數(shù)不勝數(shù)。眾多的美酒佳釀為山西酒文化的發(fā)展書寫了濃重的一筆。
飲酒形成風(fēng)氣的同時,也就產(chǎn)生了酒文化。既是文化,必定與人的思想觀念和道德信仰有關(guān)。佛家禁戒飲酒;道家崇奉酒以適性;儒家則酒以理禮,推崇實用。因此,魏晉時老莊學(xué)說盛行,名士縱酒者之多,狂放酒人輩出,便是顯例。中國民間直接或間接地受儒道兩家文化的熏染,對待酒的態(tài)度也有意或無意地反映出對兩種文化的態(tài)度。山西久為唐虞之地,儒風(fēng)古樸,飲酒習(xí)俗亦明顯地帶有崇禮重義的色彩。
山西人待客十分講究禮節(jié)。主客就坐后,主人執(zhí)酒壺雙手為客人斟酒,民間的禮節(jié)為“茶七、飯八、酒十分”,斟茶敬客忌將茶水溢滿茶盅,講究斟多半碗盅,留有余地,使客人飲時可以吹拂浮茶,又可嗅聞茶香,顯得文雅;請客人吃飯,盛飯不宜太滿,使客人接碗時方便,夾菜時又有余地,都是文雅端莊之意;酒席上就不同了,主人要顯示熱情與隆重,故以滿為敬,客人要以手護盅杯表示致謝,主人勸酒,客人要端起酒杯來輕抿一口以示禮貌。席間,主人要勤勸酒菜,客人要講究吃一口菜放一次筷子,若連續(xù)大吃,會被視為“少禮失教”、“沒風(fēng)水”。酒未喝完不上飯。
山西人待客必備酒,謂之“無酒不成席”,勸酒風(fēng)俗各地又有不同。呂梁山區(qū)多數(shù)農(nóng)村待客勸酒時,講究“打排子”形式,即主人先起身敬酒,從右至左或從左至右輪流向在座者一人敬一杯,敬完一圈,然后由鄰座者起身再敬一圈。如一桌10人,輪流打排子一圈下來,每人要喝18盅酒,一般要打三圈才算告一段落。打排子勸酒所用酒盅一般較小,約容六七錢(30-40毫升)。酒量小的人在打排子過程中,要以具體理由再三婉言謝絕,而不能只喝半盅或故意不喝,否則被認為對主人和眾人不敬。晉南許多地方待客敬酒,習(xí)慣用一只盤子內(nèi)放6只酒盅,雙手托盤端到被敬酒者面前,要求對方連飲6盅,此后在座各人流輪敬酒。一般情況下,主人敬的第一輪酒,客人不喝是不行的,否則被認為看不起主人??腿藷o論酒量大小,接酒痛快,喝酒干脆,就被認為“豪爽義氣”、“好相處”。在這種場合,最忌諱說話支支吾吾、喝酒躲躲閃閃。晉南個別縣鄉(xiāng)還有一種特殊的敬酒風(fēng)俗,桌上只備一只酒盅,主人與客人使用同一只酒盅以表示親密無間,輪流敬酒時,一人斟酒,眾目監(jiān)視,誰也甭想投機取巧。因其有不衛(wèi)生之嫌,此俗近年來已不多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