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火
森莉郎
鉆木取火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也是一種主要的取火方法。
鉆木取火的工具主要有兩件:鉆火板和鉆火桿。一般要求取火工具的木料要干燥,但鉆木板和鉆木桿所用材料不同。前者要求松軟,以山麻木、柳木為之;后者要求堅硬,以榆木、花梨為多,一硬一軟,利于摩擦生火。
第一步是摩擦。先將鉆火板放實、平穩(wěn),不能晃動。接著把鉆火桿下端插入鉆火板某一穴槽內,穴槽下邊放一點引燃物,然后轉動,在鉆火桿與鉆火板穴槽間會由于摩擦生熱而出現(xiàn)燃燒的粉末,其上有微小的火花,并且會沿穴槽邊的豎槽降落到易燃物上,使后者變成黑褐色,這就表明取出火來了。
第二步是引火。摩擦下來的粉末落在易燃物上使其發(fā)黑褐色表示已經燃燒,但火焰甚小,肉眼是難以看見的,也不能立即生出火焰來。這時應該把易燃物快速地放在干草上,以嘴吹氣輸氧,從而把干草點著,冒出火花,這樣才能取出火來。
約在春秋戰(zhàn)國之際,隨著鐵器的發(fā)明,取火方式又前進了一步。在日常勞動中用鐵工具制造石器時,發(fā)現(xiàn)了鐵石相擊能迸出火花,這便啟發(fā)人們創(chuàng)造了金與石相擊的取火方法,并逐漸提高簡化成能隨身攜帶的火鐮火石?;痃?,又作鋼鐮、火刀。自從火鐮發(fā)明以后,它便成為我國古代最流行、最實用的取火工具。完整的一套火鐮取火工具由4部分組成:一小塊長條形的燧石,即火石;一小塊微弧形的鋼板,用于撞擊燧石;用絨紙或草紙卷成的火絨紙卷,要保持干燥,用于引火;一個筒形的雙筒插,可插入火絨紙卷和長條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