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取火(2)
森莉郎
使用火鐮取火時,先將燧石、火絨紙卷取出,燧石在上,火絨在下,緊靠一起,依于筒插一手握住,另一手持鋼板用側邊猛擊橫置的燧石,連續(xù)數(shù)次,擊石發(fā)出點點火星,不斷傾射到火絨上。熟練者只須片刻的時間就可以使火絨冒煙,遂而引紅,再用嘴稍許吹氣,增加氧氣,就燃為明火。此方法非常有效。
陽燧是直接用太陽光取火的,這種方法的發(fā)明說明當時人們對于“光”的物理特性已有了比較充分的認識。這是我國古代科學文化極為輝煌的一頁,在世界科技史上也享有盛譽。在古代典籍中陽燧又稱為金燧、夫燧、火燧及陽符,它們都是指用銅鏡在陽光下取火。是將打磨較光的凹面銅鏡放在陽光下面,日光遇銅鏡反射并把光線集中于一點—鏡面焦點,此光亮點能產生高溫,將枯草置于光點下,便可燒焦,此時用力一吹即可。
無論鉆木取火、火鐮取火還是陽燧取火,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只能引起火星,而非火焰。從有了火星到產生火焰還需要一個吹氣、扇風的過程。這一過程變化緩慢,人們感到不便,因此后來便發(fā)明了能夠快速引起火焰的火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