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南充特產:閬中白糖蒸饃
代晴子
閬中白糖蒸饃是清代乾隆時,閬中回民哈公奎創(chuàng)制的一種名小食。它無中式饅頭的堿澀味,也無西式面包的微酸味。1912年,獲巴拿馬國際博展會銀質獎章。1990年,四川評出22種省級名小吃,保寧白糖蒸饃金榜題名。
保寧白糖蒸饃與一般糖蒸饃不同的是不用純堿,在適當氣溫下自然培植酵素,既保持了面的清香,又因發(fā)酵而自發(fā)產生了純正曲香。所以,生產出來的蒸饃,色白如銀,酥散綿軟,鮮香回甜。過去加桂花計,還有淡淡桂花香味。熟食:香甜綿軟,久嚼不粘;冷食:酥散甜爽。
保寧白糖蒸饃耐貯耐運,久存不壞。炎季可放十天,冬季可存半年而不變質走味。即使堅硬如石,只需少許水浸泡,回籠再蒸,色、香、味、型與新鮮蒸饃無異。所以,老人、小孩都很喜歡。有些人早餐、夜宵都以蒸饃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