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習俗之神秘“打繞棺”
夜慬涼
親人去世,本是一件令人悲痛傷心的事,誰會在此時擊鼓踏歌至通宵達旦?
酉陽縣后溪鎮(zhèn)、大溪鎮(zhèn)、可大鄉(xiāng)等土家族聚居的鄉(xiāng)鎮(zhèn)村寨,就有一種奇特的“喪事喜辦”的民俗:老人亡故后,子女在堂屋設靈堂,親朋好友趕至孝家靈堂,參加打繞棺,藉此為死者親屬排憂解愁,慰藉亡靈。
打繞棺,又稱“穿花舞”、“跳喪舞”、“打安慶”、“穿喪堂”等,由佛教法事演變而來,是土家族喪葬祭祀活動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容吹、打、跳、舞于一體的綜合性舞蹈。
按照土家人的習俗,老人去世后,孝子首先要跪在亡者床前,焚燒一種粗糙的黃色草紙,謂之“落氣紙”。在將亡人裝殮入棺后,即燃放鞭炮,派人翻山越嶺告知親朋好友,謂之“報信”。親友及鄉(xiāng)鄰在接到報信后,即從四面八方趕到喪家,謂之“奔喪”。
孝家把靈堂設在堂屋里,靈柩前的四方桌上供奉著紅色的靈牌,靈柩上鋪著紅色的繡花絨毯。打繞棺所用的牛皮大鼓就置于靈柩前的桌子旁邊,靈柩四周的空地就是人們打繞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