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廣宗“龍困之地” 沙丘平臺
恬欣桑
《廣宗縣志》說:廣宗全境地勢平衍,土壤概系沙質,到處堆積成丘,故古名沙丘。
歷史上人稱沙丘平臺為“龍困之地”,三個帝王在此“折戟沉沙”,以此證明此地果然風水不好。但是,情況并非如此。兩千多年前的此地地貌與現在迥然不同。那時,這里地處大陸澤畔,“大陸澤”是古代北方第一大湖泊,北起寧晉,南至任縣,長達一百多公里,黃河等九條河水注入,水面遼闊,氣勢浩淼。
那個時候,北方氣候溫暖,竹翠林密,黃河故道還有大象出沒。沙丘平臺既然名“丘”,就有地勢蜿蜒起伏之妙。據載,沙丘宮是一片偌大的建筑群。連綿十多公里,寬三四公里。
在平鄉(xiāng)縣境內有一村名“王固”,是“皇故”的音轉,當年秦始皇東巡死于此。當地也稱是沙丘平臺遺址。王固舊稱王固岡。其實岡應為崗,高起的土坡日崗,而岡為山脊,平鄉(xiāng)域內并無山脈。光緒年間修訂的《平鄉(xiāng)縣舊志》將“沙丘樹色”列為平鄉(xiāng)八景:“沙丘臺,舊傳在邑東北三十里,即今王固岡。環(huán)岡數里外,棗杏成林,俱經年老樹。復有椿槐之屬,干宵蔽日。登岡四望,郁郁蔥蔥……”由此可知,先秦時期,此處沙地堆積隆起丘陵,起伏有致,草木茂盛,水清林秀,氣候宜人,風景優(yōu)美,說是風水寶地,應該沒有問題,故此吸引了數代帝王在這里建筑苑臺離宮并駐蹕休憩。
商紂王“酒池肉林”
“酒池肉林”。這個香艷淫逸又臭名昭著的故事就發(fā)生在這里。
《史記·殷本紀》有如此記載:“(紂王)益廣沙丘苑臺,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慢于鬼神。大聚樂戲于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边@段短短的文字,卻賦予巨大的想象空間,畫面感強烈,令人浮想聯翩。
商紂王此人,本名子辛,又稱帝辛,紂王是后人給他的惡謚,殘義損善謂之紂。此人聰明機敏,能言善辯,尤其是力大無窮,文武兼?zhèn)?。司馬遷《史記》謂之“材力過人,手格猛獸”,皇甫謐《帝王世紀》謂之“能倒曳九牛,撫梁易柱”。端的是天生神力。盡管作為一代君王,紂王在事功方面有所建樹,比如像毛澤東說的在經營東南、鞏固東夷和中原的統一是有功勞的。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不朽”中第一就是“立德”,以此觀之,商紂王實在是大德有虧,惡貫滿盈。其“好酒淫樂,嬖于婦人”,“北里之舞,靡靡之樂”,先在都城附近修筑鹿臺,又在幾百公里之外的沙丘建苑臺花園,極盡奢欲;而且,發(fā)明了“炮烙”酷刑,因大臣比干勸諫惹毛了他。怒剖其心視之是否七竅,幾次殺人后竟將其做成醢或脯,殘暴之極,罄竹難書,是歷史上與夏桀齊名的暴君。所以,這廝成為殷商末代亡國之君也是必然的事情。
古人飲酒有杯、盞、觥、爵等酒器,而紂王用“池”!即便豪放如綠林好漢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較之酒池肉林只能相形見絀,被甩掉十條街。據說,酒池肉林是紂王為博愛姬妲己的歡心而創(chuàng),真是創(chuàng)意十足,別具匠心啊。男男女女光著身子在酒池中暢泳,美酒張口可飲;在肉林中奔逐嬉戲,美味隨口可吃。酒催情,肉發(fā)性,醉意朦朧,‘腎上腺激素上升……紂王簡直就是三級片的鼻祖啊,所謂荒淫窳敗,莫此為甚。不知裸體男女中紂王和妲己是否也溷跡其間,與人同樂。不管怎樣,紂王成為荒淫無道、殘暴兇惡的君王的典型,妲己成為“狐貍精”“女人禍水”的標簽。這對男女被后世剝光了衣服釘在了恥辱柱上,被文人用筆墨一次一次“炮烙”,體無完膚。
另外,“多取野獸蜚鳥置其中”一句,可以證實,沙丘平臺草深林密,風景絕佳,有了這些飛禽走獸愈加生氣盎然,增添了大自然的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