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聞古建筑的奇葩 珊瑚屋
樂容
湛江徐聞三面環(huán)海,海鮮腥香是它的味道,又因處于北回歸線之間,受瓊州海峽和北部灣高鹽溫水的影響,溫度和鹽度都非常適宜珊瑚的生長,因此境內(nèi)幾乎所有的巖礁岸帶和巖礁延伸海區(qū)都有零星的珊瑚分布,而徐聞毗鄰珊瑚海區(qū)的先民們憑借自己的睿智,利用這獨特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建造了古建筑奇葩——珊瑚屋,形成了一道世界獨有的風景線。
過去,漁民要建房屋,沒錢買得起建筑材料,就地取材,把珊瑚石從海邊運回來,削切平整,建房子,砌圍墻,甚至鋪路。當?shù)厝税焉汉魇凶觥昂Jā?。有大有小,五顏六色,最多的是白色。用來砌房屋的珊瑚石形狀各異,四方形,長方形,還有如花的模樣。珊瑚石姿態(tài)萬千,有的似一節(jié)節(jié)的蓮藕,有的則像風吹拂留下的波紋,有的恍如盛開的菊花。用來砌屋墻、墻角、圍墻的珊瑚石不相同,砌屋墻的多是竹筒那樣的珊瑚石;砌墻角的珊瑚石有半個門板大。
砌珊瑚石的方式也不同。有的珊瑚石牛骨筒般一條一條地放在一起;有的條條加方塊結合;有的是四方形的珊瑚石,一塊塊地疊放在一起。每種造型都是一幅畫,都很有美感。漁民沒有學過建筑學,不懂什么美學理論,但他們用自己的聰明和生存智慧,因地制宜,創(chuàng)造了獨具風格的建筑藝術,把珊瑚屋砌成令人驚艷的“奇葩”。
珊瑚石與珊瑚石之間,有的有白色的東西黏起來;有的沒有,就是珊瑚石自然疊放在一起。黏連珊瑚石的白東西是什么呢?雷州半島是多雷多臺風地區(qū),常年刮臺風,下暴雨,這些看起來輕巧又多孔的珊瑚石,能抵抗得住狂風暴雨嗎?珊瑚石有石灰的特點,砌墻不需要粘合劑,水一淋就自動粘結,而且很堅固,非常神奇。所以,珊瑚石一點也不怕風吹,不怕雨淋。另外,珊瑚屋透氣性好,夏天涼爽,冬天暖和,對人的身體有利。在徐聞,長壽老人不少,可能跟他們住在珊瑚屋有關。
珊瑚石是海石,不怕咸澀海風的侵蝕,并且它本身具有石灰特點,遇風雨淋灑會產(chǎn)生一種自然粘合的膠接板結作用,它很輕,所以壘造的屋墻相當堅固。它冬暖夏涼,透氣吸潮,是“會呼吸的房子”。
這里的珊瑚屋一般都有百年左右的歷史。在不少村落,古老的珊瑚屋塌倒在無聲滑過的歲月里,塌倒在人們不強的保護意識中。
珊瑚屋是建筑“奇葩”,有獨特的價值。人們不應遺忘它,而應好好保護這筆獨特的遺產(chǎn),讓其增值,讓后人有機會欣賞到這朵開在海邊的“花”。
在珊瑚屋村落行走,拾階而行,迂回曲折,珊瑚石墻夾著珊瑚石徑,珊瑚石徑綴著珊瑚石房,連成了一個珊瑚的世界,感覺身陷歲月的長河里,流連忘返。古老的珊瑚石屋,是歲月沉淀的寶貴遺產(chǎn),記載了濱海漁人使用珊瑚的歷史,是一代又一代徐聞人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