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昌族喪葬習俗
月夜空
阿昌族的喪葬,人死后,一般行土葬?;加心[病或其它傳染病而死的人,或是婦女因生孩子而死亡的,才行火葬。
阿昌族人死后,先請佛爺來念經,以示超度死者的亡靈,停尸三日后,則選擇吉日出殯。出殯時,由老佛爺用三四丈長的白布,一端系于棺木上,并持著布的另一端走在棺木前面,以示由其領路,讓死者的靈魂平安地到達“天國”。當死者的棺木抬起時,死者的子孫親屬跪在棺木前面,讓棺木從他們頭上抬過,棺木過完的尋人立即起來又跑到前面接著跪下,這樣一個接一個的輪環(huán)跪,直到棺木抬出家門,這時,子孫親屬們又到大門外的路兩邊跪下,讓棺木從他們的中間抬過。這是表示給死者搭橋過河。埋葬死人的日期必須選擇龍、虎、猴日,否則,會使莊稼不能生長,子孫不得興旺。埋葬時,死者來世不能變人。
還有,人死后,旁邊要擺一碗飯,飯上放一個油煎雞蛋,這是表示祭祀死者。死者發(fā)喪那天,遠親近戚都來這里送葬,主人給后家親人,每人分別送二、三尺長的一節(jié)白布,用來裹在頭上表示哀悼。死者棺木放入坑時,兒孫們前來痛哭告別,主祭喊一聲:“爹(媽)不要怕,我們來給你老人家蓋土”。隨即捧一捧土丟下坑去,灑在棺木上,然后再將土埋上,其他的人也跟隨著埋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