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陽地名的由來
正漢君
河南安陽地名的由來 記錄歷史
安陽在現(xiàn)有史書記載中最早的名字叫“相”,史載,大約公元前1500年左右,商都由今天的鄭州滎陽境內(nèi)遷到“相”,也就是今天的安陽境內(nèi)。
安陽的第二個名字叫“北蒙”,史載,商王盤庚率臣民“遷于北蒙,曰殷?!彼?,在盤庚遷都之前,安陽的名字已經(jīng)從“相”改成了“北蒙”,但具體什么時候改的,我現(xiàn)在還沒找到相關(guān)史料。
轉(zhuǎn)眼到了春秋時期,晉國打敗了衛(wèi)國,占有了安陽地區(qū)后,稱之為“義陽”或“東陽”。到了戰(zhàn)國時代,韓、趙、魏三家分晉后,安陽屬于魏國,魏國的首任君主魏文侯是個牛人,在當(dāng)時是打遍天下無敵手。這個牛人對安陽這個地方挺關(guān)注,并且給安陽取了個新名字,別叫東陽了,改叫“寧新中”吧,安陽就叫寧新中或“新中”了。
公元前257年,對于安陽來說,是個重要的歷史年份。就在這一年,秦國大敗魏國,奪取了寧新中。秦國的國君收到秦軍勝利的消息后,他的目光看著“寧新中”這三個字,陷入了沉思。他在想,這個寧新中是個好地方啊,氣候宜人,有山有水,今天終于屬于我們秦國了。不過,我得給這個地方取個新名字啊,要不老讓人覺得這個地方還不是秦國的一樣。取個什么名字呢?嗯,“寧”和“安”意思相近,這個地方又位于淇水的北面。(畫外音:古代,水北山南為陽。)有了,這個地方就叫“安陽”吧。想到這里,秦王大喝一聲:“來人,布告天下,從現(xiàn)在起,寧新中改稱安陽?!边@就是“安陽”之所以叫“安陽”的由來。那位問了,你說的這個秦王是不是秦始皇啊,“安陽”這個地名真是他給起的嗎?諸位看官,實事求是的說,安陽被秦國占領(lǐng)后的兩年,秦始皇才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我敢肯定的說,秦始皇當(dāng)時絕對沒有摻和這件事。不過,他很好的繼承了先輩的遺志,自認為“德高三皇,功蓋五帝”自稱始皇帝的秦始皇沒給安陽再改名。
后來,到了公元580年,北周王朝的相州總管尉遲迥和后來的隋文帝楊堅干架,楊堅打敗尉遲迥之后,把相州治所鄴城放火燒了,把鄴民全都遷到了安陽。從此,安陽改成“相州”也叫“鄴郡”。楊堅自三國兩晉南北朝以來,又一次實現(xiàn)了大一統(tǒng)。后來的唐、五代、北宋,一直叫相州,電視劇上我們的岳大帥自報家門是,老說一句“相州岳飛”,就是這么來的。
再后來到了1192年,也就是金人統(tǒng)治北方時期,升“相州”為“彰德府”,安陽就叫“彰德”了,這個名字一直沿用到民國初年。這中間有件大事需要給大家說明下,就是在明朝初年,安陽也就是彰德府正式改屬河南布政使司管轄。有人問了,這有什么好說道的嗎?太有了。要知道,在明朝之前,安陽一直隸屬于河北大政區(qū),像北宋、金時期,安陽屬于河北路和河北西路,因為安陽就在黃河以北嗎。那么從明朝開始,安陽開始隸屬于河南大政區(qū),并一直延續(xù)到今天。所以,為什么安陽在黃河以北,卻隸屬于河南省,打頭兒就是從這兒來的。
1913年,廢彰德府,保留安陽縣。1949年,新中國成立,成立安陽市,隸屬平原省。1952年,平原省撤銷,安陽市劃歸河南省至今。
河南安陽地名的由來
安陽為啥叫“安陽”?安陽老城門都在哪你知道嗎?安陽老城街道名稱都是怎么得來的?九府、十八巷、十八羅漢街和七十二胡同分別是哪些?三官廟為啥叫三官廟?姚家胡同、小顏巷有哪些典故?安陽的神路街為啥以前是人們不敢走的路?銅冶、水冶地名的由來是什么?你知道這些嗎?
安陽之名,始于戰(zhàn)國末期。公元前257年,秦攻克魏國寧新中,更名為安陽。變寧為安,其意相近。古時以水北山南為陽,以其在淇水之北,故名安陽。秦統(tǒng)一六國后,分天下為36郡。安陽分屬上黨、邯鄲二郡。三國時安陽屬魏郡。
安陽的四個老城門分別在哪兒?安陽老城城墻長九里一百十三步,高二丈五尺,寬二丈,外磚內(nèi)土,并開設(shè)四個城門。東門叫永和門,南門叫鎮(zhèn)遠門,西門叫大定門,北門叫拱辰門。始建于后魏天興元年。民國二十一年元月又開建新安門(民稱之為小西門),從此安陽共設(shè)五門。南門北門對峙,東西二門相錯,何故?安陽民傳,因安陽地處黃河之故道中,如果東西兩門正照必會引起黃河搬回老家之災(zāi)。當(dāng)然這只是民間傳說罷了。由于東西兩門相錯,所以東、西兩條大街也就不相照了。
安陽老城街道名稱的來歷,主要有八類。
一以領(lǐng)袖的名字命名。1933年《續(xù)安陽縣志》載,今東、西、南、北大街當(dāng)時分別稱中山東街、中山西街、中山南街、中山北街。
二是以知名度高的人家姓氏命名。如林府、姚家胡同、丁家巷。
三是尊崇古代官宦而命名。如冠帶巷,“冠”者帽也。此巷曾有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許三禮和任舉人等高官顯貴居住。小顏巷因明朝一代名儒、南京禮部右侍郎崔銑光明正大、出處中正、學(xué)粹才醇,素有小顏回(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之美譽而得名。
四是為褒獎那些慈善為本,濟困扶危,道德高尚的人命名。例如洛陽府的命名就有一段曲折動人的故事,當(dāng)?shù)毓俑疄榱税劼尻枙厍橹亓x,就把濟困扶危,道德高尚的安陽老人居住的夾道命名為洛陽府。
五是以地理位置命名。如南門東、北門西、東南營等。
六是以集市和生產(chǎn)作坊命名。如魚市街、竹竿巷等。
七是以街道曲里拐彎的形狀和距離命名。如鵝脖巷、梯家胡同、大夫鈴街、下凹街、短街等。
八是以主要建筑和設(shè)施命名。如東、西鐘樓巷、白塔寺、戲樓后、大寺前、鐵獅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