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樹縣公署禚科長發(fā)地照的傳說
無情
民國初年,梨樹縣有位農(nóng)民去縣城領(lǐng)地照。他每天吃完早飯后就到縣衙門(梨樹縣公署)地政科等候領(lǐng)取地照,但是天天也聽不到喊自己的名字。一連去了半個月,總是沒有消息。最后,就剩下他一個人了,還是沒有音信。實在沒有辦法,他只好硬著頭皮、壯著膽子去問地政科管事的了:“請問先生,我來領(lǐng)地照已經(jīng)等十多天了。天天來,天天也沒聽見喊我的姓名,莫非是我的地照有什么差錯嗎? ”地政科長假裝奇怪地反問:“你姓啥? ”這位農(nóng)民說:“我姓衣補加個羔字的禚(音左)?!薄笆怯心氵@份地照,你領(lǐng)回去吧?!钡卣崎L一面答應(yīng)一面把地照遞給了他。
事情是這樣:地政科科長發(fā)放地照時,他根本不認識這個“禚”字,幾次發(fā)到這張地照的時候都想要念“糕”,但還怕念錯了丟丑,就只好偷偷地把這張地照放到了一邊,等這個人找到頭上來時再發(fā),順便再問問這個奇怪的姓到底念啥。這位農(nóng)民領(lǐng)了地照走后,發(fā)地照人雖然知道了那個禚字念“左”,但不知它的來歷,所以他抱著疑惑不解的心里去請教縣里中學一位教歷史的老師。
那位老師給他講了禚姓的來歷:春秋末年,齊僖公有個名叫“諸兒 ”的兒子和一個名叫“文姜”的女兒。他們兄妹倆本是同父異母。諸兒長得漂亮,文姜漂亮又有才,兄妹之間格外親近,時間一長,兩人就偷偷地同了居,像夫妻一樣,難舍難分。后來,文姜懷了孕,諸兒和文姜都怕聲張出去不好看,兄妹兩個商量著逃到了國境邊界的“禚地”去了。文姜生了一個男孩子,兩個人為了孩子的姓氏又犯了難,經(jīng)過一番商量干脆就姓禚地的“禚”吧。這個禚姓從此就開始傳下來了。但是,以后有些姓禚的人知道這個姓的來歷時,覺得自己的祖先很不體面,姓這個姓也感到羞恥,所以姓“禚”的人逐漸都改為這個“左”了。
那位地政科長聽了這個故事,可得了“大學問”,于是逢人就講這個“禚”姓來歷。后來本縣的老百姓取笑他,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禚科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