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區(qū)陳江街道澄海村風俗(2)
雅楓氏
結(jié)婚習俗
青年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后,經(jīng)親朋、媒人說合,在雙方父母認同后,男女雙方要舉行訂婚儀式。訂婚儀式一般在女方家舉行。有雙方的長輩和親友在場。男方要給女方送上訂金。(還有信物如戒指等)女方收下訂金后就等于認同了男女雙方這門親。從此女方只有等待男方確定結(jié)婚的日期。女方不能提出結(jié)婚的日期,由男方?jīng)Q定。
在男方挑選結(jié)婚的吉日后告知女方。女方準備嫁妝。
新娘迎娶禮儀:新娘出娘家不能見太陽,這是鐵定的習俗。因此,潮汕人迎新娘都在結(jié)婚當天黎明之前。
新娘在結(jié)婚前一天,要吃由新娘的至親(如姨媽、外婆、舅媽、姑姑)做好帶來或帶來原料做的食物,以示出嫁后就是人家的人了,這是做姑娘吃的最后一頓飯。
凌晨,男方的迎親隊伍就要出發(fā)。具體的人員有男方的長輩、媒人、還有新郎及抬新娘的轎夫、抬嫁妝的人員等等,但人數(shù)必須是偶數(shù)。
男方長輩一人,手持燈籠引路到女方并大聲喊叫:“接新娘來了!”好讓女方的代表來開門。女方開門沒有規(guī)定,只要是女方代表就行。
女方開了門,男方代表見面必說:“喜結(jié)良緣”“永結(jié)同心”等吉利話。男方代表應(yīng)將給女方的彩禮錢的紅包交給女方長輩,并送上傳統(tǒng)的新娘父母的辛苦肉。新郎還應(yīng)給女方紅包利是。
男方人員到達后,女方以甜稀飯招待男方來人。
男方來人后把要抬走的嫁妝整理好就出發(fā),新娘最后由新郎引出門后上轎。在出門前,新娘必須大哭,以示不愿離開父母,并留下眼淚為“銀豆”,留給娘家。新娘雙腳走出大門后,女方代表馬上關(guān)上大門,以示不讓新娘再回頭。
這段時間一直在天亮前進行,女方長輩手持燈也同樣走在前面引路。并不能讓燈熄滅。并且中途不能讓持燈者后退。
當新娘迎到男方門前,持燈人要大聲叫:“新娘進家來,添燈又添財。”然后男方放鞭炮迎接,轎子到了以后,新娘腳不能落地,頭不能見天。要用袋子墊好一個傳進家門,并打好傘。
新娘、新郎就位后拜天地,再拜祖宗、拜父母,夫妻對拜進洞房。因為是早上婚禮,之后新娘不再出房門,一切由人服侍。吃過喜宴后,再出來給公、婆和長輩們敬茶。在敬茶過程中,長輩們都以雙數(shù)的紅包回敬。
回門,以前稱三日門,現(xiàn)在都在第二天進行。由新娘家派來的舅子接姑爺。來時鞭炮接,走時鞭炮送,還應(yīng)給新舅爺紅包。新郎、新娘回了門,吃過飯后,夫妻同時返還。出門時,女方父母應(yīng)給新郎紅包利是。新郎、新娘回到家時再放鞭炮迎接,至此婚禮結(jié)束。
生小孩習俗
新生兒出生后九天,要給新生兒開葷,這天會請親朋好友來吃飯。
新生兒滿月,要擺滿月酒。親朋好友,帶酒、蘋果、大桔以及小孩的衣服、帽子等禮物,也有的帶三牲等物。但吃好宴席后,要回禮,入糖果、糕點。送三牲的還要回給一半或四分之一;送紅包的也要回給紅包??傊尶腿藗兂伺d而來盡興而歸。
猜謎習俗
澄海燈謎是潮汕文化的一部分,通常用潮汕方言進行猜、釋。澄海村建村50多年來,一直堅持這項具有傳統(tǒng)文化氣息的活動。謎社的負責人杜紹強、陳鈿國、李登鋒等人,每逢新春佳節(jié),以本地婦孺皆知的地名、人名以及事物、事件、實事,作為謎語的基本素材。配以成語、詩歌、俗語等作為謎面,使燈謎成為老少皆宜、雅俗共賞的群眾性文化娛樂活動。參與者和參觀者在猜謎、釋謎中增長知識和獲得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