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族的薩滿樂器空果科托
別致美
空果科托,漢譯“銅鈴”。目前,民間已經沒有赫哲語的稱謂了。空果科托是一些縫綴、拴掛在赫哲族薩滿的哈少、托力以及神帽、神衣上的銅鈴鐺。
空果科托的形制
赫哲族在薩滿祭祀儀式中使用空果科托,見載于《19世紀至20世紀初西伯利亞民族造型藝術資料匯編》,即該書記述的那乃人(赫哲族)女薩滿英喀所畫的“薩滿樹”上。這棵樹上除了托力以外,還有16個空果科托。這些鈴鐺用垂直線分成兩半,上面有兩個圓弧圍起來的圓圈。對此,作者有一個挺有意思的聯想和解釋:“在他們的鈴鐺上,我們可以看到眼睛、鼻子和由兩半聯在一起的鈴鐺構成的大嘴圖案?!辈⒄J為“它們模仿的是滿漢人鈴鐺的簡化形狀?!?/p>
這種形制的銅鈴,至今仍普遍用于東北地區(qū)少數民族的薩滿活動中,一般是縫綴在薩滿的神服、神帽上隨薩滿的舞動而發(fā)聲的。
哈少上的空果科托: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館收藏的哈少,其圍裙上邊縫綴了5個空果科托。這些空果科托均為扁圓形虎紋鈴,銅制,帶虎口,內有金屬彈丸。有的空果科托的虎口已經破損,彈丸丟失。
托力上的空果科托:同江市赫哲族博物館收藏的托力上,用皮繩拴結了2個空果科托(1號鈴和2號鈴),為扁圓形虎紋鈴,銅制,內置金屬彈丸。其形制與俄國學者C·B·伊萬諾夫所描述的那乃人薩滿使用的空果科托相同。銅鈴的寬度為2.3厘米,長度為2.5厘米,厚度為厘米;鈴體上部有一高1厘米,寬0.7厘米的長方形(中央帶一用于拴系繩索的圓形小孔)的鈴“柄”。空果科托的使用和作用
關于空果科托的使用和作用,據一位薩滿解釋“縫綴在薩滿神帽上的鈴鐺中附著愛米—薩滿的保護神、感召者和老師?!睋宋覀冞€可以推測出:赫哲人是將空果科托佩掛在薩滿的神帽上,在薩滿舞動或頭部搖動時使空果科托發(fā)聲的。由空果科托發(fā)出的聲音表示薩滿已有神靈附體并得到了神靈的護佑,以此和溫特等薩滿樂器配合的激烈聲響來驅趕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