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深邃的梵天凈土 拉卜楞寺毛蘭姆法會(3)
協洽醬
二月法會
藏語名“尼貝措卻”(聚供養(yǎng)),時間是2月4-8日。主要活動是,二月初五系該寺創(chuàng)始者第一世嘉木樣大師圓寂日,因而又稱為“良辰會”(按佛理云,凡已證得菩提者之日,均被視為吉良辰)。各經堂、佛殿、囊欠、僧舍屋頂都點燃酥油燈,以示紀念。各學院由一名年高德重之僧,領僧從在大經堂祈禱誦度。此日施主多,全寺僧人將獲得齋供布施。
二月初八為“色日昌”(即“亮寶”)。約300盛裝的僧人,各持珍品一件,如犀牛角、象牙、珊瑚、瑪瑙、法器等,從大經堂出發(fā),繞寺一周,作為對神的獻禮。珍寶中,以吉祥結、如意樹果、龍蛋(駝鳥蛋化石)、康熙所賜錫杖、御賜養(yǎng)老牌、百兩重金元寶等,最為名貴。最后把它們陳列講經臺,供人觀賞。僧從此時乃向高僧大德生前之法衣、法器等遺物,叩首頂禮,以表崇仰。
時輪金剛法會
3月15日舉行。此系釋迦牟尼成佛后講授時輪金剛本源之日,遂由時輪學院主辦。并于3月初即開始著手作彩土供,修時輪金剛曼荼羅。是日選派本院高僧16人,身穿法衣,手執(zhí)法鈴,戴五蓮冠,舞蹈誦經,以示紀念。此舞極為特殊,表情雅致意在取悅于佛。在寺院舞蹈中,唯此才不使人畏懼。
娘乃節(jié)
又名“四月會”;因系藏歷4月氏宿出現,變稱“氏宿月”。該寺娘乃節(jié)為4月15日,主要內容是廣大信徒參加的閉齋、轉“古拉”(經輪)和念“嘛呢”。
傳說4月15日乃釋迦牟尼降生、成道、圓寂之日,極為神圣。此日不得飲食,以紀念釋迦牟尼投胎,后又取得解脫、涅冢。傳說此是不論僧俗,做一件善事等于平時3億件,念一遍六字真言,等于平時3億遍,因此特別積極虔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