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兄弟排行稱謂
雪冰子
古代沒有計劃生育,七龍八鳳雁兄成行者比比皆是,而對兄弟排行的稱謂也很有講究,我們都知道中國是文化之鄉(xiāng),中國古代文化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蘊(yùn)含哲理和智慧,澤被后人,光耀世界。其語言簡練而內(nèi)涵回味無窮,其兄弟排行的稱謂用字通常都是以伯、仲、叔、季表示兄弟間的排行順序,伯為老大,仲為老二,叔為老三、季排最小。古人字前常加排行次序,如“伯禽”、“仲尼”、“叔向”、“季路”等。因此,父之兄稱“伯父”,父之次弟稱“仲父”,仲父之弟稱“叔父”,最小的叔父稱“季父”。后來你之弟統(tǒng)稱“叔父”?!妒酚涰椨鸨炯o(jì)》:“其(項羽)季父梁?!边@里的“季父”泛指叔父,而季父通常專指最小古代兄弟排行的叔父。
一家有兄弟數(shù)人,在給他們起名字的時候,有意用上“伯(孟)、仲、叔、季”等字,以示長幼有序;關(guān)于取“伯”字的名人有:梁山伯、唐伯虎、林伯渠、湯恩伯(原國民黨元老)、劉伯承、陳伯達(dá)、郭伯雄、吳伯雄、周伯華、曹伯純、黃伯云、陳伯鈞、肖伯納、俞平伯、蔣伯誠、王求伯。伯為大之義,有當(dāng)家,官格之字。
伯的含義:多才巧智,義利分明,克己助人,英俊佳人,一生幸福,受人奉敬之字。 伯中有“人”表示通人性,這種習(xí)慣作法,如果從西周初年算起,在我國至少已有兩千年以上的歷史?!安笔桥判欣洗?,“仲”是老二?!墩f文·人部》:“伯,長也?!薄爸伲幸病!迸e孔子為例:孔子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名丘,字仲尼。
現(xiàn)代用仲字命名者也很多,如;邵仲衡,袁仲榮,李仲初,等如果排行老二者更適合用此字,“伯仲”兩字連用,表示相差不多,難分高下,成語有“不相伯仲、伯仲之間”?!笆?,拾也?!薄笆濉弊值谋玖x是拾取,字形以手拾豆會意;表示排行次序是假借用法,后來假借義通行,而本義反倒廢棄不用了?!笆濉蓖ǔJ桥判欣先部梢允切值苤休^小的,現(xiàn)代叔一般是父親的弟弟,為長輩,名字中用叔字的也較少, “季,少稱也?!?叔季皆謂少者,而季又少于叔?!凹尽笔切值苤凶钚〉模梢允桥判欣纤?,但不一定是老四。漢高祖劉邦排行老三,因為他最小,所以又以劉季為字;他在當(dāng)了皇帝以后,曾經(jīng)得意洋洋地對父親說:“今某業(yè)之所就,孰與仲多?!币馑际且亩鐒⒅俦葌€我高你低。
兄弟講排行,姊妹也講排行;古代待嫁女子通常是在姓氏之前加“伯(孟)、仲、叔、季”等字,如伯姬、叔姬之類。文學(xué)故事人物孟姜女,相傳為秦始皇時人,以哭夫崩城而聞名,她姓姜,“孟”表示她排行老大,照現(xiàn)今的習(xí)慣說法就是姜家大小姐。孟仲叔季。同時又習(xí)慣于四季排行。孟乃春季之首,孟春。仲夏,叔秋,季冬。